【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脑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经导管主动脉置换术(tavr)中,医生使用导管通过股动脉经过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到达主动脉瓣膜位置,将导管头端所携带的人工瓣膜在患者原生的主动脉瓣膜处释放。将原本由钙化所导致的狭窄的瓣膜或由于关闭不全所导致的反流的瓣膜置换为正常工作的人工瓣膜以达到对病变主动脉瓣膜治疗的效果。
2、在临床中,脑卒中是tav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术后发病率高达5%-8%。如图1,由于tavr手术的导管在入路过程以及人工瓣膜在释放过程中均有可能造成血管内斑块、瓣膜上的钙化等栓子脱落,进而造成栓子随血流流动进入脑血管中造成急性脑卒中。
3、现有的脑保护装置通常使用位于主动脉弓内的偏转器,将主动脉弓上的三根主要脑血管分支开口通过偏转器的过滤网结构阻拦,防止栓子进入各分支的开口中,如公开号为cn113813078a的技术公开的栓子偏转器及栓子偏转系统,然而此方法仅将栓子阻拦在脑血管开口外并偏转至主动脉降主段,无法将栓子取出。且由于偏转器整体置于主动脉弓内,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弯导管(1000)、第一栓塞保护装置(2001)和第二栓塞保护装置(2002),所述控弯导管(1000)包括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的外鞘管组件(1100)、控弯管组件(1200)和内管组件(1300),所述外鞘管组件(1100)、控弯管组件(1200)和内管组件(1300)依次设置,所述控弯管组件(1200)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组件(1100)一端的径向向内空间,并与所述外鞘管组件(1100)之间形成第一空腔(001);所述内管组件(1300)的一端位于所述控弯管组件(1200)一端的径向向内空间,并与所述控弯管组件(1200)之间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弯导管(1000)、第一栓塞保护装置(2001)和第二栓塞保护装置(2002),所述控弯导管(1000)包括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的外鞘管组件(1100)、控弯管组件(1200)和内管组件(1300),所述外鞘管组件(1100)、控弯管组件(1200)和内管组件(1300)依次设置,所述控弯管组件(1200)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组件(1100)一端的径向向内空间,并与所述外鞘管组件(1100)之间形成第一空腔(001);所述内管组件(1300)的一端位于所述控弯管组件(1200)一端的径向向内空间,并与所述控弯管组件(1200)之间形成第二空腔(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栓塞保护装置(2001)和第二栓塞保护装置(2002)均为栓塞保护组件(2000),该栓塞保护组件(2000)包括支架、滤网主体(2300)以及推送导丝或导管(2400),所述支架为由形状记忆合金材质构成的可收缩和展开的中空结构,所述滤网主体(2300)附着于支架上,所述支架连接所述推送导丝或导管(24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端(2100)和开口端(2200),所述滤网主体(2300)连接开口端(2200),并在开口端(2200)的支撑下呈网兜形;所述固定端(2100)连接所述推送导丝或导管(24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塞保护组件(2000)具有压缩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栓塞保护组件(2000)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栓塞保护组件(2000)位于对应的空腔内;当所述栓塞保护组件(20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栓塞保护组件(2000)的开口端(2200)的外径与待保护的血管尺寸相配合,并贴合血管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主体(2300)包括径向向内空间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若璘,
申请(专利权)人:瑞诵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