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刚克专利>正文

新型通风空调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30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通风空调房,它适用于各种带地下室的工业及民用建筑,其特征是 利用“洞穴”自然通风空调原理使室外新鲜空气通过室外进风道、地下室通风入口进入地下 室架空地面通风透气层,与地下室内的地气混合一块通过地下室及楼上通风管道,经出风口 将冬暖夏凉的风送入各个房间,并通过排气管道及屋面排气囱将室内空气排出屋面,从而形 成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并通过这种系统来达到自然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及湿度的目的。 同时配备了其它节能的辅助通风空调设备系统。因此,较传统的水暖及空调设备节能近一半, 且清洁环保;比目前较为流行的地源热空调建筑造价低很多且施工简便。即具有环保节能, 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通风空调房,特别是一种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空腔的通风空调 隔断墙、空腔通风空调地面及通风空调造型墙。
技术介绍
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水暖及空调设备比较耗能,而且环保性也欠佳,另一方面也由于采用 目前较为流行的地源热空调建筑成本较高,且受地质及场地等条件局限性较大。此外,现有建筑的地面施工普遍是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的湿作业工艺做法。然而湿作业 工艺存在工序繁杂,费工、费时、费料,劳动强度大、耗水多,造成浪费大、粉尘污染较重, 对技术熟练工人的依赖性较强、标准性差,而且易产生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施工质量难 以控制等弊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环保节能自然通风空调隔音保温新型建筑及其施工方法"已有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无需打井钻孔、在空腔地面内敷设地源热空 调管线,而主要依靠采集地下室内的地源热、自然通风及其它的辅助节能空调设备系统来达 到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及湿度的成本较低的自然通风空调房,克服上述现有建筑中的各种不 足之处,它适用于各种带地下室的工业及民用建筑,更适用于各种带地下室的建筑节能改造 工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及架空的空调地 面或通风空调造型墙等部分构成;它主要通过自然通风空调系统将室外新风及地下室内的冬 暖夏凉的地气——地源热采集并输送到楼上墙体和地面内及各房间中,从而达到自然调节室 内的空气和温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洞穴"自然通风透气空调原理使室外新鲜空气通 过室外进风道、地下室通风入口及入口处的空气过滤器进入地下室架空地面通风透气层,与 地下室内的地气——地源热混合, 一块通过地下室通风道主、支管道及楼上的通风管道,经 通风管道出风口将冬暖夏凉的风送入各个房间,并通过排气口、排气管道及屋面排气囱将室 内空气排出屋面,从而形成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并通过这种系统来达到自然调节室内空 气、温度及湿度的目的。同时在高楼内不开窗户也能感受到住平房接地气、通风舒适的效果。 此外,通过在地下室通风道主管道旁安装的辅助通风空调,以及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机房和其 它合适处安装的各种较节能的辅助通风空调设备系统,以便在盛夏酷热或严冬极冷时节单靠 自然通风空调系统不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时起动这些辅助通风空调设备系统,并达到调节室 内空气及温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及架空 的空调地面的新的工厂化装配式施工方法,消除了前述湿作业落后工艺的各种弊端。 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本专利技术主要依靠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充分采集利用地下室内冬暖夏凉的地源热来7达到调节室内空气及温度的目的。因此,将比传统的水暖及空调设备节能近一半,且清洁环 保,比目前较为流行的地源热空调建筑造价低很多且施工简便。即环保节能,成本低。2、专利技术了各种可回收反复使用的如复合保温板、通风空调造型墙等各种系统配套的部 构件,实行工厂化装配式施工——住宅产业化,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縮短工期,且工 程质量可得到很好控制。同时使房屋更具生态效应,提高了居住环境质量,即在高楼内不开 窗户也能感受到住平房接地气、通风舒适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表示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通风空调房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2为沿着图1的A—A线的剖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室外进风道的一个实施方式 的施工方法剖面图3为沿着图1的l一l线的剖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通风空调房的一个实施方 式的剖面图4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架空地面及复合保温板构造作法的局部剖面图5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架空地面及复合保温板构造作法的局部剖面图6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地下室顶棚通风管线平面布置图7为沿着图3的l一l线的断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通风空调房首层的一个实 施方式的断面图8为沿着图3的2—2线的断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新型通风空调房顶层的一个实 施方式的断面图9为沿着图8的A—A线的剖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排气管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剖面图图10为沿着图1的2—2线的剖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新型通风空调房的实 施方式的剖面图11为沿着图10的A—A线的剖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造型墙的一个实施方式的 剖面图12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造型墙电视柜的一种实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3为沿着图10的1—1线的断面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新型通风空调房顶层 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断面图14为图13的A视图,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床头造型墙、柱的立面图15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辅助空调床垫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性透视图16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空腔复合保温板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17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18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19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的实施方式的示意性透视图20是由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种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一种新型通风空调房实例,如图l、图2、图3及图6所示,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由自然 通风空调循环系统、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6及架空的空调地面7等部分构成;它通过自然 通风空调系统将室外新风及地下室内的冬暖夏凉的地气——地源热采集并输送到楼上墙体和 地面内及各房间中,从而达到自然调节室内的空气和温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也包括在地下室通 风道主管道4旁安装的辅助通风空调54,以及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机房28和其它合适处安装 的各种较节能的辅助通风空调设备系统。它适用于各种带地下室的工业及民用建筑。一种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实例如图2、图3、图6、图8及图9所示,其特征在于 它主要由室外进风道l,地下室架空通风地面2,地下室空腔通风墙体3,地下室通风道主管 道4和支管道5,通风管道8、 9、 10、 11和12,排气管道13、 14、 15、 16和17及屋面排气 囱18和19等构成;它利用"洞穴"自然通风透气空调原理使室外新鲜空气通过室外进风道 1、地下室通风入口 20及入口处的空气过滤器21进入地下室架空地面通风透气层22,与地 下室内的地气——地源热混合, 一块通过地下室通风道主管道4和支管道5及通风管道8、 9、 10、 11和12,经通风管道出风口24将冬暖夏凉的风送入各个房间,并通过排气口25、排气 管道13、 14、 15、 16和17及屋面排气囱18和19将室内空气排出屋面,从而形成自然通风 空调循环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各种带地下室的工业及民用建筑的自然通风空调房中。所述的室外进风道l:如图1及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它由对应于风道口方向为敞口 的室外进风道入口与辅助通风空调设备预制钢筋混凝土机房28、与该机房及地下室通风入口 20相连接的方形或圆形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通风管道29、、辅助通风空调设备系统(79),以及 由兼有风机功能的风力发电机(30)和安装在设备机房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31)等组成的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部分构成。其中通风管道29也包括用钢管或塑料管制成。在图3示出的地下室架空通风地面2,其特征在于它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方梁或矩 形梁32和铺在支撑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通风空调房,它适用于各种带地下室的工业及民用建筑,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由自然通风空调循环系统、空腔的通风空调隔断墙(6)及空腔通风空调地面(7)等部分构成;它通过自然通风空调系统将室外新风及地下室内的冬暖夏凉的地气--地源热采集并输送到楼上墙体和地面内及各房间中,从而达到自然调节室内的空气和温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也包括在地下室通风道主管道(4)旁安装的辅助通风空调(54),以及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机房(28)和其它合适处安装的各种较节能的辅助通风空调设备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刚克
申请(专利权)人:冯刚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