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06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链轮结构,其包括一第一链轮组,该第一链轮组设有一链轮支撑件、一第一链轮及一第二链轮,其中;该链轮支撑件设有一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数个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该第一链轮设有数个第一结合部,该第二链轮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一固定部设置,该第二结合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强化链轮的耐用性,以延长链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链轮,尤其涉及一种将链轮结合为链轮组, 以增加链轮组整体强度的链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链轮结构,请参阅美国第7131656号『Sprocket support member for a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禾中自行车链轮结构专禾U, 其至少包含一次组件,该次组件包括一链轮支撑组件及两链轮,该链轮 支撑组件至少包含一啮合部及一锁固部,该啮合部是用以与自行车飞轮 偶合,该锁固部是由啮合部径向向外延伸,两链轮是与链轮支撑组件固 定于锁固部同轴心部位的两侧。现有的自行车链轮需利用链轮支撑组件将链轮锁固,再与自行车飞 轮结合,或是单片式链轮一片一片的与自行车飞轮结合;通过上述可知 现有自行车链轮结构是利用锁固部以同一轴心,将两链轮固定于链轮支 撑组件的两侧;然而,此种单一轴心与双链轮的双重固定,对锁固部结 构产生相当大的负担,因自行车执行换档动作时,单一轴心部位必须经 常承受两种档位齿轮的交替连动,且换档瞬间会产生强大力量,当单一 轴心长期受双链轮交替连动,极易产生结构疲劳。针对上述现有自行车链轮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具高强度 的链轮结构,实为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 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 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链轮结构,其强化链轮的耐用性,以延长链轮的 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链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链轮组,该第一链轮组设有一链轮支撑件、 一第一链轮及一第二链轮,其中该链轮支撑件设有 一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数个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该第一链轮设 有数个第一结合部,该第二链轮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与 第一固定部设置,该第二结合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前述的链轮结构,其中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是各自设于锁固部的其前述的链轮结构,其中第一链轮组设有数个接合件,该第一结合部 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结合部与第二固定部,是通过接合件固定。前述的链轮结构,其中链轮支撑件设有一啮合部,该啮合部内径设 有至少一个啮合齿,且锁固部是成型于啮合部的外径。前述的链轮结构,其中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于内径是各自延伸有数 个延伸段,且第一结合部是成型于第一链轮的延伸段,第二结合部是成 型于第二链轮的延伸段,第一链轮的延伸段间形成有让槽,第二链轮的 延伸段间形成有让槽。前述的链轮结构,其中链轮结构包括一第二链轮组及一第三链轮组, 该第二链轮组及第三链轮组各有至少一个链轮,第二链轮组及第三链轮 组于内径各有一啮合部,该第三链轮设有一 凸缘与第二链轮对应设置。借由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定部与链轮支撑件设 置,可避免同一固定部须承受两链轮的施力连动,故能有效降低固定部 与结合部的耗损,达到延长链轮组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强化链轮的耐用性,以延长链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链轮结构的第一链轮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链轮结构的第一链轮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链轮结构的第一链轮组的剖面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链轮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链轮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链轮组 112锁固部115第二固定部 122第一结合部 13第二链轮 133让槽 21链轮 31链轮113啮合齿 12第一链轮 123让槽 131延伸段 134接合件 22啮合部 32啮合部ll链轮支撑件111啮合部 114第一固定部121延伸段 124接合件132第二结合部2第二链轮组 3第三链轮组 33凸缘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链轮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自行车链轮的强 化轮结构,并利用单轴、单侧、单设置的模式,将链轮结合为链轮组, 以提高链轮组整体强度,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链轮结构包括一第 一链轮组1, 一第二链轮组2及一第三链轮组3。该第一链轮组l设有一链轮支撑件ll、 一第一链轮12、 一第二链轮 13及数个接合件124、 134,该链轮支撑件11包括一啮合部111及一锁 固部112,该锁固部112是延伸成型于啮合部111的外径,该啮合部lll 是呈一圆环态样,且该啮合部lll内径形成至少一个啮合齿113,该啮合 部111供自行车飞轮套设,并通过啮合齿113与之固定;该锁固部112 设有数个第一固定部114及第二固定部115,该第一固定部114及第二固 定部115是呈穿孔态样,该第一固定部114是呈较小环径对应啮合部111 环绕成型,该第二固定部115是呈较大环径对应啮合部111环绕成型。该第一链轮12及第二链轮13于内径是各延伸有数个延伸段121、 131,且第一链轮12的延伸段121是成型有第一结合部122,第二链轮 13的延伸段131是成型有第二结合部132,且第一链轮12的延伸段121 间是形成有让槽123,第二链轮13的延伸段131间是形成有让槽133, 该让槽123、 133是供第一链轮12及第二链轮13节省材料的设计,使第 一链轮组1整体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该第一结合部122及第二结合部132 是呈穿孔态样,该第一链轮12及第二链轮13是各自设于锁固部112的 其中一侧,且第一结合部122是与第一固定部114对应并通过接合件124 固设,第二结合部132是与第二固定部115对应并通过接合件134固设。该第二链轮组2是设有数个链轮21,且该第二链轮组2于内径设有 一啮合部22,该啮合部22是与自行车飞轮套设,供第二链轮组2固定于 自行车飞轮;该第三链轮组3是设有数个链轮31,且该第三链轮组3于 内径设有一啮合部32,该啮合部32是与自行车飞轮套设,供第三链轮组 3固定于自行车飞轮,该第三链轮组3于啮合部32 —侧延伸出一凸缘33, 该凸缘33是与第二链轮组2对应设置。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与自行车设置实施态样,该第一链轮组1、 第二链轮组2及第三链轮组3是依序套入自行车飞轮,且通过三链轮组 彼此的啮合部113、 22、 32与自行车飞轮固定及完成本专利技术的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链轮12与第二链轮13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定部与链轮 支撑件ll设置,可避免同一固定部须承受两链轮的施力连动,故能有效 降低固定部与结合部的耗损,延长链轮组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链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链轮组,该第一链轮组设有一链轮支撑件、一第一链轮及一第二链轮,其中该链轮支撑件设有一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数个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该第一链轮设有数个第一结合部,该第二链轮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一固定部设置,该第二结合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链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 与第二链轮是各自设于锁固部的其中一侧。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链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轮 组设有数个接合件,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结合部与第二 固定部,是通过接合件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支撑 件设有一啮合部,该啮合部内径设有至少一个啮合齿,且锁固部是成型 于啮合部的外径。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链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链轮组,该第一链轮组设有一链轮支撑件、一第一链轮及一第二链轮,其中: 该链轮支撑件设有一锁固部,该锁固部设有数个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该第一链轮设有数个第一结合部,该第二链轮设有数个第二结合部,该 第一结合部与第一固定部设置,该第二结合部与第二固定部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承勋
申请(专利权)人: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