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是指安装在汽车左前轮下方的护板,它通常由塑料或者钢铁等材料制成。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汽车底部的各种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等,防止它们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污染或者腐蚀。
2、目前现有的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3、1.一些护板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噪音或产生松动现象,降低了车辆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而且由于振动、冲击或长时间的使用,护板可能会松动或脱落,导致安全隐患和车辆的损坏。
4、2.一些护板的强度和刚性不够,无法承受道路冲击或碰撞引起的应力,容易损坏或破裂。
5、3.一些护板的散热性不佳,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护板材料,例如塑料、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碳纤维等,它们的导热性能较差,影响车辆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散热。
6、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本技术通过多部件连接和固定孔设计,有效防止护板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具体来说,通过固定孔和螺孔设计,使得护板的安装更加方便,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通过插接板和插槽设计,增强了护板的稳定性和连接性,减少了松动的问题,通过定位卡口设计,确保护板与汽车车身紧密衔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包括
3、所述护板a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a与螺孔a,所述过渡板设置在护板a的后端,所述过渡板与护板a之间通过多个固定螺栓相互固定连接,在所述护板a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鼻,在连接鼻上开设有固定孔b;
4、所述护板a的一侧一体连接有插接板,在插接板上开设有插槽;
5、所述护板b上开设有固定孔c与固定孔d,在护板b的一侧开设有用于与汽车车身卡接的定位卡口;
6、所述护板a、过渡板、连接鼻与护板b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多条加强筋。
7、进一步的,所述护板a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延长边,在护板a以及延长边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
8、进一步的,所述护板a与护板b上均开设有散热口。
9、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之间相互平行交错设置。
1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1、1.本技术通过多部件连接和固定孔设计,有效防止护板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具体来说,通过多个固定孔和螺孔设计,使得护板的安装更加方便,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通过插接板和插槽设计,增强了护板的稳定性和连接性,减少了松动的问题,通过定位卡口设计,确保护板与汽车车身紧密衔接,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
12、2.本技术在护板a、过渡板、连接鼻与护板b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多条加强筋,加强筋之间相互平行交错设置,通过加强筋提高了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的结构强度,进而降低了左中护板总成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量,保证了左中护板总成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13、3.本技术在护板a和护板b上开设有散热口,可以促进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散热,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的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包括护板A(1)与护板B(2),护板B(2)设置在护板A(1)的一侧,护板B(2)与护板A(1)之间通过过渡板(3)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A(1)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延长边(16),在护板A(1)以及延长边(16)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定位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A(1)与护板B(2)上均开设有散热口(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之间相互平行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包括护板a(1)与护板b(2),护板b(2)设置在护板a(1)的一侧,护板b(2)与护板a(1)之间通过过渡板(3)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左前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a(1)的上端一体连接有延长边(16),在护板a(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雅婵,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夏联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