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熔体转炉精炼装置,属于冶金装备
技术介绍
铝合金熔体转炉精炼装置包括熔炼炉和保温炉,熔炼炉和保温炉之间设有进料 区,进料区与保温连通,熔炼炉与流槽相通,熔炼炉与流槽之间设有流量控制阀。现有铝合 金生产厂熔铸工序的普遍采用通过流槽直接导入进料区,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装置,因流槽 和保温炉之间落差大,造成熔体飞溅和翻花,吸气造渣严重,氧化膜增加,直接污染熔体,导 致熔体质量下降。为此,2008年1月,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铝合金熔铸生产技术问答》第178页 介绍了流管法倒炉,该文献介绍的铝合金熔体转炉精炼结构为在进料区设有导流装置,导 流装置包括导流管和限流机构,导流管与流槽相通,限流机构为设置在导流管顶部的流量 控制钎。这种结构有效防止了倒炉时的熔体飞溅,但是,由于流量控制钎在导流管顶部,倒 炉时在导流管内部还是会发生熔体飞溅,影响熔体质量。另外上述结构的铝合金熔体转炉 精炼结构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熔体转炉精炼装置。 它不但有效防止了倒炉时进料区熔体的飞溅,而且还能防止导流管内部的熔体飞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熔体转炉精炼装置,它包括熔炼炉(1)和保温炉(2)和流槽(3),所述熔炼炉(1)和保温炉(2)之间设有进料区(4),所述进料区(4)与保温炉(2)连通,所述熔炼炉(1)与流槽(3)相通,所述熔炼炉(1)与流槽(3)之间设有流量控制钎(5);所述进料区(4)内设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垂直的导流管(6)和设置在导流管(6)内的可上下移动的导流流量控制钎(7),所述导流流量控制钎(7)具有圆锥形端(8),所述导流管(6)的上口与流槽(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6)的靠近下端部具有收缩结构(9),所述导流流量控制钎(7)的圆锥形端(8)在导流管(6)的收缩结构(9)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荣,李春生,张万金,程炳源,夏建奎,董群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轻高新焊丝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