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732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前横梁内板、前横梁外板、天幕安装座和前横梁外管梁,前横梁外板与前横梁内板形状配合形成一前端腔体,前横梁外板向前端腔体内凹形成安装凹槽,前横梁外板外凸形成限位凸筋。天幕安装座内嵌于安装凹槽内,且通过限位凸筋和安装凹槽配合进行安装定位,天幕安装座用以安装全景天幕玻璃。前横梁外管梁位于前端腔体内,且与前横梁外板固定连接,以与前横梁外板组合支撑天幕安装座,前横梁外管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车辆的A柱总成内。从而在加强前横梁总成的结构强度下增设与前横梁总成牢固连接的天幕安装座,在便于全景天幕的安装的基础上,同时提高整车的顶部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和用户对车辆附加需求的日益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车辆上开始配置全景天幕。全景天幕所占的车辆的车顶的面积较大,甚至是采用整块玻璃作为车顶。从而可以使得用户乘坐车辆时,可以将车外上方的景象一览无余。当前的全景天幕普遍包括不可开启和可开启两种形式。不可开启天幕通常包括前横梁总成和后横梁总成。相比于不可开启天幕的结构组成,可开启天幕的骨架结构仅有前横梁总成,无后横梁总成。因此需要增设天幕安装座总成来支撑顶部抗压强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天幕安装座总成是通过前横梁总成来支撑,从而降低了整车的顶部抗压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和车辆。

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景天幕顶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3、前横梁内板;

4、前横梁外板,所述前横梁外板与所述前横梁内板形状配合形成一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固定于所述前横梁外板(2)上设置有限位凸筋(202)的弯曲区域(203),以通过所述弯曲区域(203)对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形成安装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内嵌于所述弯曲区域(203)中,以与所述前横梁外板(2)之间形成两处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靠近所述前横梁内板(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部(40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固定于所述前横梁外板(2)上设置有限位凸筋(202)的弯曲区域(203),以通过所述弯曲区域(203)对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形成安装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内嵌于所述弯曲区域(203)中,以与所述前横梁外板(2)之间形成两处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外管梁(4)靠近所述前横梁内板(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部(401)和第二凹部(402),其中,所述第一凹部(401)和所述第二凹部(402)分别与所述前横梁内板(1)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分布于所述前横梁内板(1)两侧的两块前横梁支撑板(5),所述前横梁支撑板(5)与车体面接触,且与所述车体形成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景天幕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幕安装座(3)的后端上设置有连接凸筋(301),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密封条(6),所述安装密封条(6)卡接于所述连接凸筋(301)上,且与所述天幕外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菊罗庆黄圣科王海霞陈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