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片集成波导体效应二极管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658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片集成波导体效应二极管振荡器,通过将传统技术的波导等立体结构设计为平面结构,而基片集成波导谐振电路可采用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在串联方式中,设计了一个大金属化通孔,实现基片集成波导谐振电路与基片集成波导导波结构的连接,而在并联方式中,则由安装了体效应二极管的非金属化通孔连接基片集成波导导波结构与基片集成波导谐振电路。通过以上改进,不仅使得体效应二极管振荡器的结构装配更为简单、稳定可靠性更高、更易于与外部平面电路集成,同时还具有传统技术中波导等立体结构振荡器的高Q值和低相位噪声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微波毫米波通讯、雷达及其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荡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 导结构的微波毫米波体效应二极管振荡器。
技术介绍
频率源的主体一振荡器是微波毫米波通信、雷达及测试系统的关 键部件,决定了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过去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设计 振荡器以提高其输出功率和降低其相位噪声,在毫米波频段的体效应 二极管振荡器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微带和波导鳍线结构设计的体 效应二极管振荡器,其相位噪声较高,一般为-87 to-70dBc/Hz@100kHZ;另一种是采用金属腔和介质谐振器设计的体效应 二极管振荡器,相位噪声相对较低, 一般为-132 to -87dBc/Hz@100 kHz。但是这两种体效应二极管振荡器的波导、金属腔和介质谐振器 都是立体结构,且波导的上下左右四面均为金属壁,前后两面为开口 , 结构装配都很复杂,性能的稳定可靠性较差,且不易于与其它平面电 路集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荡器,克服现有技术中波导等立体结 构存在的缺陷,使得振荡器不仅电路装配简单、稳定可靠性高、与外 围其他平面电路易于集成,同时还具有波导等立体结构振荡器的高Q 值和低相位噪声的优点。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片集成波导体效应二极管振荡器,包括基片集成波导谐振电路、体效应二极管、包含一个高低阻抗线微带低通滤波器的直流偏置电路、基片集成波导导波结构(10)和基片集成波导到微带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导波结构为平面结构,由设置于介质基板(1)内的两排金属化通孔(2)组成,且介质基板(1)的上下两个面为金属层,在基片集成波导导波结构内还设有用于安装体效应二极管的非金属化通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催林徐军喻志远李桂萍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