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51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墩柱,千斤顶,固定套管,穿设于固定套管内且两端露出墩柱形成支撑端的穿心钢棒,设置于穿心钢棒上方的支撑梁,下翼组件,上翼组件,预张紧组件,接触衬垫;所述预张紧组件对称设置于穿心钢棒两侧且连接于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以用于对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施加预拉力;所述接触衬垫填充于上翼板、下翼板、抱柱组件与墩柱外壁的相互接触面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常规穿心钢棒法工艺设计中遗漏抗弯验算造成质量安全重大隐患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同时考虑穿心钢棒的抗剪验算和抗弯验算的情况下,墩身钢筋间距、穿心钢棒直径以及钢棒抗弯性能之间相互冲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城镇道路与公路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桥梁工程施工作业。桥梁工程下部结构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圆柱墩、矩形墩、薄壁墩、花瓶墩等。除花瓶墩外,其余结构形式种类的墩柱往往都通过水平尺寸远大于墩柱本身并悬挑出去的盖梁来支撑桥梁的上部结构及其桥梁荷载。因此,盖梁在桥梁工程的施工作业中十分重要。

2、现有技术中,盖梁常见的施工工艺包括:支架法、抱箍法、穿心钢棒法。其中,支架法的施工工艺具有如下缺点:(1)支架安装和拆卸工作量大,施工时需要采取预压措施,以消除非弹性变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期。(2)支架法施工周期长,需要长时间占用施工场地,影响其他施工工作。(3)支架法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需要严格处理地基,否则易导致支架下沉或变形。(4)在深水或河流中施工时,支架的安装和固定难度较大。(5)对于高墩而言,支架法工程量大,从造价角度来说并不适宜。(6)支架法搭设时间长、工作量大,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否则易出现质量安全隐患问题。(7)支架搭设过程中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包括墩柱(10),千斤顶(14),预埋在墩柱内的固定套管(11),穿设于固定套管(11)内且两端露出墩柱形成支撑端的穿心钢棒(12),设置于穿心钢棒(12)上方的支撑梁(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平台(9)上的水平气泡管(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柱组件(2)包括墩柱环抱板(201)和墩柱束紧带(202),所述墩柱环抱板(201)一端与下翼板(1)一侧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包括墩柱(10),千斤顶(14),预埋在墩柱内的固定套管(11),穿设于固定套管(11)内且两端露出墩柱形成支撑端的穿心钢棒(12),设置于穿心钢棒(12)上方的支撑梁(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支撑平台(9)上的水平气泡管(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柱组件(2)包括墩柱环抱板(201)和墩柱束紧带(202),所述墩柱环抱板(201)一端与下翼板(1)一侧铰接,另一端搭接于墩柱外壁上;所述墩柱束紧带(202)连接于墩柱两侧的墩柱环抱板(201)之间,用以通过墩柱束紧带(202)与墩柱环抱板(201)的配合而将下翼板(1)环抱拉紧固定于墩柱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上翼板(4)背面两端的多个上翼板加劲肋(7),多个所述上翼板加劲肋(7)与上翼板(4)配合形成用于卡持接触衬垫(203)的槽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小直径穿心钢棒的大型盖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活动套管(3)与下翼板(1)之间且沿环向均匀布设的多个套管加劲肋(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思橙杨文阳漾刘永良黄江波杨春云叶琼波颜涛廖弟新袁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