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透水路面,涉及一种透水框架及三维互锁装配式路面基层。
技术介绍
1、透水框架是一种具备较强透水功能的路面基层材料,铺设于路面砖之下,路基层之上。其透水性能的实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框架内部颗粒之间的孔隙,二是通过框架结构上的空洞或缝隙。透水框架是建造透水路面的重要材料,可以使雨水快速下渗,减少雨天路面积水,回补地下水。
2、现有透水框架一般直接平铺于地面路基之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行、车行荷载作用和雨水渗入下方找平层等原因,容易出现框架松动。频发的砖体松动影响行人的出行感受,行人不慎崴脚或雨天被打湿鞋袜的情况时常发生。当骑车经过松动的地砖时,甚至可能使非机动车失控,危及人身安全。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互锁植草砖”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420664514.2。砖体侧面通过凹凸口实现相邻砖体之间的互相卡接,防止砖体侧滑错位。该设计限制了砖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但当路面荷载作用或地下水位上升时,砖体会受到向上的力,仅仅在水平方向上互锁不足以构成稳定的路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框架,所述透水框架(100)上具有透水孔(110),所述透水框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120)和第二连接端(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框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端(140)和第四连接端(150),所述第三连接端(140)和所述第四连接端(150)绕所述透水框架(100)竖向中心线旋转90度,能够与第一连接端(120)或第二连接端(130)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框架(100)的相邻连接端之间具有过渡面(170),所述过渡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框架,所述透水框架(100)上具有透水孔(110),所述透水框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120)和第二连接端(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框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连接端(140)和第四连接端(150),所述第三连接端(140)和所述第四连接端(150)绕所述透水框架(100)竖向中心线旋转90度,能够与第一连接端(120)或第二连接端(130)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框架(100)的相邻连接端之间具有过渡面(170),所述过渡面(170)形成四分之一柱形孔(200)的侧面,以使所述透水框架(100)能够与另外三块透水框架(100)相应的过渡面(170)围成柱形孔(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水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孔(200)为八棱柱槽,所述过渡面(17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71)、第二段(172)和第三段(173),所述第一段(171)和第三段(173)对接后的长度之和与所述第二段(172)长度相同。
5.三维互锁装配式路面基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奕,卢嘉誉,朱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