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241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质量比混合,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10%-50%,得到的混和物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能,混和物由氧化锌和二氧化锡微米球组成,微米球的直径为0.2至3微米,微米球由直径10-100纳米棒和/或直径5-5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光催化性能大大高于单独组分的氧化锌纳米材料或者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同时也大大高于商品的氧化锌和商品的二氧化锡的混和物的光催化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采用微波辅助加热的方法制备,具有工艺简单,快速、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光催化剂作为一种催化材料,可以利用光能,在光照下降解有机物,达到 净化环境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 严重,光催化剂的研究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制备了多种光催化剂, 主要有氧化物(如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锡等)、硫化物(如硫化锌、硫化镉等)、多元氧化物(如Bi2W06, ZnSn03、 BiV04等)及其复合物。要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在于提高催化剂对光子的吸收率以及减少电 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子的利用率。目前,运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掺杂、 表面改性以及几种材料复合等方法来实现,其中应用最广的是复合的方法。通 过几种不同材料的复合,不同材料之间的偶合作用可以使得光激发产生的电子 和空穴对分离,提高光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目前已经制 备了多种复合光催化剂,如Ti02/C、 Zn0/Sn02等。但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相对复杂,成本较高,这也限制了它的应用。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纳米材料具有 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置,在催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 前已经制备了多种具有纳米结构的光催化剂,纳米光催化剂表现出了大大高于 普通光催化剂的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光催化剂是将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质量比混 合,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10%_50%,得到的混和物具有高效的光催化 性能,混和物由氧化锌和二氧化锡微米球组成,微米球的直径为0.2至3微米, 微米球由直径10-100纳米棒和/或直径5-5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是以水和一种低级一元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的混合液作为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醇的体积分数为20%-60%。选取一种表面活性 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二醇、或者聚乙烯吡咯烷酮等)为分散剂,其 浓度为0.01—1摩尔/升;以锌和锡的可溶性金属盐(如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 和醋酸盐等)和强碱(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在室温下形成均匀的透明溶液。可溶性两性金属盐的浓度为O.Ol — l摩 尔/升,强碱的浓度为0. 5 — 5摩尔/升。然后再选取一种有机弱酸酯(如乙酸乙酯、 乙酸甲酯、甲酸乙酯或者甲酸甲酯等)作为反应物,其浓度为0.5 — 5摩尔/升。 将有机弱酸酯与上述透明溶液混合后转入反应釜中,在60 — 22(TC下进行微波 溶剂热处理,处理时间为5-120分钟。微波溶剂热处理结束后,对产物进行离 心分离、用水或者无水乙醇洗涤,然后在室温至IO(TC温度下、空气气氛下干 燥即可得到相应的氧化物纳米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大大高于单独组分的氧化锌或者二氧化锡 的光催化活性,同时也大大高于商品的氧化锌和商品的二氧化锡的混和物的光 催化活性。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优点1. 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简单混合的方法就可以得到。2. 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采用微波加热的方式制备,可大大縮 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 原料廉价易得,操作方便,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 备,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 160°C微波溶剂热30分钟得到的由纳米棒组装成的ZnO微米球的扫 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球的直径为1-2微米。图2 160°C微波溶剂热30分钟得到的由纳米颗粒组装成的Sn02纳米球的 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球的直径为200-300纳米。图3制备的ZnO微米球、Sn02纳米球以及两者以1: 3质量比混合后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曲线。图4商品的ZnO、 Sn02以及两者以l: 3质量比混合后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曲线。具体实施例方式用下面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及效果。实施例1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1: 3的质量比混合后得到的光催化 剂。氧化锌微米球由直径大约50纳米棒组成,微米球的直径在1-2微米;二氧 化锡纳米球由直径小于1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微米球的直径在200-300纳米。上述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lmmol 二水合醋酸锌(或者五水合四氯化锡)、0.5克十六烷基三甲基 溴化铵和L2克氢氧化钠溶于20 ml去离子水和10 ml甲醇的混合溶液,搅拌 均匀后加入2.75 ml乙酸乙酯。将该反应液转入反应釜中(内衬容量为60毫升), 密封。将反应釜放入微波溶剂热反应装置,在16(TC下保温30分钟。反应体系 自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产物,用离心法分离产物,分离的产物用无水乙醇洗 涤3次,6(TC空气中干燥。分析表明,得到的产物为氧化锌微米球或者二氧化 锡微米球。氧化锌微米求由直径大约50纳米的棒组成,球的直径在l-2微米; 二氧化锡微米球由直径10纳米的颗粒组装而成,球的直径在200-300纳米。将上面制备的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质量比为1: 3的比例 混合,得到新型的高校光催化剂。将上述光催化剂悬浮于甲基橙水溶液中,再将该悬浮液置于紫外光下辐照,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甲基橙溶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光催化降 解甲基橙的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得到的混合物光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40 分钟的紫外线辐照,溶液中的甲基橙可以全部降解。作为对比,将氧化锌和二氧化锡商品粉体以1: 3的质量比混合后得到的光 催化剂。将上述光催化剂悬浮于甲基橙水溶液中,再将该悬浮液置于紫外光下 辐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甲基橙溶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光 催化降解甲基橙的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此光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40分钟 的紫外线辐照,溶液中的甲基橙只降解了约45%。实施例2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1: 2的质量比混合后得到的光催化 剂。氧化锌微米球由直径大约20纳米棒组成,微米球的直径在3微米;二氧化 锡纳米球由直径2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微米球的直径在0. 5纳米。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1: 4的质量比混合后得到的光催化 剂。氧化锌微米球由直径大约20纳米棒组成,微米球的直径在3微米;二氧化锡纳米球由直径1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微米球的直径在200-300纳米。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将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混合,其中氧化锌和二氧化锡的结构为微米球,微米球的直径为0.2至3微米,微米球由直径为10-100纳米棒和/或直径5-5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氧化锌的质量分 数为10%-50%。3、 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用于光催化剂领域D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领域。本专利技术将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以质量比混合,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10%-50%,得到的混和物具有高效的光催化性能,混和物由氧化锌和二氧化锡微米球组成,微米球的直径为0.2至3微米,微米球由直径10-100纳米棒和/或直径5-5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光催化性能大大高于单独组分的氧化锌纳米材料或者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同时也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是将氧化锌纳米材料和二氧化锡纳米材料混合,其中氧化锌和二氧化锡的结构为微米球,微米球的直径为0.2至3微米,微米球由直径为10-100纳米棒和/或直径5-50纳米颗粒组装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英杰张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