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027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出水可达标排放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厌氧池+氧化沟的处理工艺,污水经过中格栅与细格栅后,大的和小的悬浮物基本上被去除,出水然后进入曝气沉砂池,使大颗粒的砂粒、石子、煤渣等无机颗粒沉降,出水再进入厌氧池与氧化沟,在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出水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经过消毒后可达标排放,剩余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被运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水环境的恶化, 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许多地区及城市水源水量不足,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身心 健康,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近200年来,城市污水处理已从原始的自然处理、简单 的一级处理发展到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并回用。城市污水处理 方法有AB法、SBR法、A70法等。AB法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 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在2. 5kgBOD/(kgMLSS d) 以上,池容积负荷在6kgB0D/(m3 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 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 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SBR法早在 20世纪初已开发,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 三个或四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 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 污泥法,但此法不太适合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A70法即厌氧一缺氧一 好氧组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 级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对水质水量适应性 强、出水可达标排放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其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厌氧池+氧化沟的处理工艺。污水经过中格栅与细格栅后,大 的和小的悬浮物基本上被去除,出水然后进入曝气沉砂池,使大颗粒的砂粒、 石子、煤渣等无机颗粒沉降,出水再进入厌氧池与氧化沟,在氧化沟中,污水 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 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出水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 的出水经过消毒后可达标排放,剩余污泥经过浓縮脱水后被运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必设初沉池,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氧化沟 具有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脱氮效果好,对 水质水量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厌氧池+氧化沟的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进水水质见表l,其具 体步骤为(1) 废水先进入中、细格栅,中格栅采用机械清渣,栅条间隙为20咖, 细格栅il条间隙为6咖,污水过栅流速为0. 8m / s,格栅的安装角度为70。;(2) 出水再进入曝气沉砂池,除去无机颗粒,通过调节曝气量可控制污 水旋转流速,使之作旋流运动,产生离心力,去除泥砂,排除的泥砂较为清洁,处理起来比较方便,且它受流量变化影响小,除砂率稳定,同时,对污水也起 到预曝气作用,水平流速为0.1 m/s;(3) 出水进入厌氧池与氧化沟,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8 h,在氧 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 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4) 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采用机械吸泥的向心式圆形辐流 沉淀池,进水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的出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剩余 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被运走。经处理后排放水达到排放要求,出水水质见表2。表1原水水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表2出水水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其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厌氧池+氧化沟的处理工艺,污水经过中格栅与细格栅后,大的和小的悬浮物基本上被去除,出水然后进入曝气沉砂池,使大颗粒的砂粒、石子、煤渣等无机颗粒沉降,出水再进入厌氧池与氧化沟,在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出水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经过消毒后可达标排放,剩余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被运走。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格栅栅条间隙为20 mm,细格栅栅条间隙为6 min,污水过栅流速为 0.8 m/s,格栅的安装角度为70。。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8 h。全文摘要属于环保
,特别涉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出水可达标排放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如下采用厌氧池+氧化沟的处理工艺,污水经过中格栅与细格栅后,大的和小的悬浮物基本上被去除,出水然后进入曝气沉砂池,使大颗粒的砂粒、石子、煤渣等无机颗粒沉降,出水再进入厌氧池与氧化沟,在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出水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经过消毒后可达标排放,剩余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被运走。文档编号C02F9/14GK101659491SQ20081011894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强 王 申请人:强 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采用厌氧池+氧化沟的处理工艺,污水经过中格栅与细格栅后,大的和小的悬浮物基本上被去除,出水然后进入曝气沉砂池,使大颗粒的砂粒、石子、煤渣等无机颗粒沉降,出水再进入厌氧池与氧化沟,在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氮、磷也得到很好的去除,出水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经过消毒后可达标排放,剩余污泥经过浓缩脱水后被运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