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除磷脱氮、污泥减量和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06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除磷脱氮、污泥减量与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其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2]/O工艺,利用水解酸化单元处理原污水与少量厌氧释磷污泥实现VFA的转化,水解后富含VFA的清液为后续除磷脱氮A↑[2]/O单元提供富足碳源,强化同步除磷脱氮;利用聚磷菌的超量吸磷能力将污水中低浓度磷富集在厌氧释磷污水中,然后排除少部分富磷污水进行化学固磷,这种除磷方式能显著减少化学除磷污水量,提高除磷药剂利用率,减少药剂用量,且所得化学污泥含磷量高,实现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以非剩余污泥的形式、在低成本条件下的回收。通过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的生物相分离及微生物逐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泥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技术处理污水的装置与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集除磷脱氮、污泥减 量和磷富集回收于一体的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污水产生量的增长和处理率的提高,作为污水处理副产物剩余污泥的数量也 同步快速增加。面对源源不断产生的污泥,传统的污泥末端处理处置方式无论是在技术、 经济、还是在环境安全方面都受到质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污泥源头减量化技术应运而生。 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开发的各种污泥减量技术都存在缺点,其中最棘手的表现为污泥减 量效果好、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就少、进入污泥中的氮磷量也随之减少,从而导致氮、磷去 除效果差,尤其是磷。而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加剧,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已成为城 市污水处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在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尤其是除磷脱氮效果的前提下实 施污泥减量,是污水厂污泥减量技术研究中必须面对的技术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也正急迫地摆在 世人面前。而随着城市污水排放流失的磷不仅导致陆地磷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加剧水体富 营养化进程,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污水中磷的回收和再循环利用就变得尤为重要。所谓磷 回收就是将污水中的磷以能被磷酸盐工业或肥料工业利用的形式回收的过程,而不是将磷 转移到污泥中。因此,如何实现城市污水中磷以非剩余污泥的形式被富集回收,也是一个 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对具有良好减量效果的污泥减量技术的开发研究较多,且在近几年有些 研究者也逐渐开始注重污泥减量带来的最主要的负面问题——氮、磷去除效果不理想,但 研究开发的技术主要是针对提高氮的去除效果,对于污泥减量与生物除磷之间的不可协调 矛盾仍被含糊其辞、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且也尚未见对于在实施污泥减量技术的同时实 现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以非剩余污泥形式被富集回收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磷脱氮、污泥减量与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 置及方法,其生物处理单元是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2/0 工艺,即利用水解酸化单元处理原污水与少量厌氧释磷污泥以实现VFA的转化及污泥量的减少,水解后富含VFA的清液为后续除碟脱氮A"0单元提供富足的有效碳源,缓解了除 磷脱氮对碳源的竞争,实现有效同步除磷脱氮;利用聚磷菌的超量吸磷能力将污水中低浓 度磷酸盐富集在厌氧释磷污水中,然后排除少部分厌氧富磷污水进行化学固磷处理,这种 除磷方式与常规的城市污水末端化学除磷技术相比,能显著减少化学除磷污水量,显著提 高化学除磷药剂的利用率,减少化学药剂用量、降低成本,且所得化学污泥含磷量高(接 近纯含磷化合物的含磷量),具有显著的回收利用价值,从而实现了城市污水中低浓度磷 以非剩余污泥的形式、在低成本条件下的回收;另外,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还将后续传统活性 污泥法中采用的完全混合式曝气池改为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该池利用有机物浓度梯度、 水利停留时间和溶解氧浓度及生物填料填充比等因子控制范围的不同提高了系统高等微 型动物的生长密度、延长了食物链,通过生物相分离及微型动物的逐级捕食作用实现污泥 的减量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磷脱氮、污泥减量、磷回收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其包括顺序串联的进水 管、水解酸化池、厌氧池、缺氧池、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二沉池和出水管另外,与所 述厌氧池共壁设置有侧流沉淀池,侧流沉淀池出水端通过污水管连接有化学除磷池,化学 除磷池出水端与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进水端之间由污水管连接;所述厌氧池底部与水解酸 化池底部之间由回流污泥管连接;化学除磷池底部通过污泥管排除富磷污泥;缺氧池出水 端与厌氧池进水端由回流污泥管连接;二沉池底部与缺氧池进水端之间由回流污泥管连 接。所述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顺序分为三格,第一格为细菌生长区、第二格原生动物生长 区、第三格后生动物生长区,其中第二、三格内填充有组合填料;第三格后生动物生长区 出水端与缺氧池进水端之间由硝化液回流管连接。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步骤如下(1) 水解酸化处理让污水与来自厌氧池的厌氧释磷污泥一并进入水解酸化池,控 制水解酸化池的平均污泥浓度15-20g/L,水力停留时间2.5-311,使污水与厌氧污泥混合液 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细胞在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和VFA;(2) 将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上清液送入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l 2h,先与缺氧池经 反硝化脱氮后的回流反硝化液混合,在搅拌下进行厌氧释磷,使厌氧池达到50mg/L以上 的厌氧释磷浓度;(3) 将厌氧池中约为装置总进水流量的10%左右的释磷混合液送入侧流沉淀池,进行沉淀泥水分离后,将富磷清液导入化学除磷池,停留时间30min进行磷的化学固定, 同时将化学除磷池的出水控制在5mg/L,产生含磷酸盐量73%-83%的富磷化学污泥,并将富磷化学污泥排除、回收利用;(4) 将厌氧池释磷后剩余的90%的混合液与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回流的硝化液、以及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一起混合送入缺氧池,搅拌并通过反硝化菌的作用完成氮的反硝化脱 除,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5) 将缺氧池的出水与来自化学除磷池经除磷后的约为装置总进水流量10%的除磷 上清液一起送入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在硝化菌作用下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在聚磷菌作 用下完成磷的好氧吸收并降解转化残余有机物;(6) 将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生物反应后的混合液最后送入二沉池,水力停留lh,排 出上清液,同时将厌氧池中的增殖污泥量又回流至水解酸化池与污水一并进行水解酸化处 理,进行下一个循环。本专利技术优点(1)采用水解酸化步骤处理污水与厌氧释磷污泥产生的VFA作为补充氮、磷去除所 需基质,提高系统同步脱氮除磷能力,减少厌氧、缺氧反应时间,从而减少池容、降低处 理能耗低浓度有机物的城市污水限制了氮磷的同时高效脱除,本专利技术技术通过将原污水和少 部分厌氧释磷污泥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将其中的非溶解态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态有机物、将 难生物降解大分子有机物转变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VFA),为系统除磷脱氮提供 了富足的有效碳源,缓解了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竞争碳源的矛盾,从而强化了系统生物 除磷脱氮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后续厌氧、缺氧反应时间,从而减少池容、降低处理能耗。所述的'厌氧释磷污泥进行水解酸化,较其他研究者开发研究的剩余污泥(好氧污泥) 水解酸化有其独特优势原污水与剩余污泥混合液的水解酸化虽也能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并 降解污泥,但由于水解酸化池中的优势菌以兼性和厌氧菌为主,要取得良好的水解产酸效 果必然要保证其优势菌群不被破坏,而剩余污泥乃来自反应工艺末端好氧段经沉淀后的污 泥(即好氧污泥),以好氧菌为优势菌,将其回流入水解池必定一定程度地影响其微生物 种群结构及优势菌属,从而减弱水解酸化能力。而厌氧池污泥主要含厌氧菌,与水解池优 势菌相容性很强,将其回流至水解池不但不会破坏其优势菌,甚至能强化水解产酸菌的降 解能力,提高污泥细胞的降解率。加之,由于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量仅占混合液比例 的l。/。左右,因此,回流污泥(约含99%的水)中的含磷量近似于污水中的含磷量。故厌氧释磷污泥比剩余污泥(好氧吸磷污泥)中的含磷量要高得多,所以,厌氧释磷污泥代替 剩余污泥的回流水解产酸方法减弱了对水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除磷脱氮、污泥减量、磷回收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顺序串联的进水管(1)、水解酸化池(2)、厌氧池(3)、缺氧池(4)、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5)、二沉池(6)和出水管(7);另外,与所述厌氧池(3)共壁设置有侧流沉淀池(8),侧流沉淀池(8)出水端通过一号污水管(10)连接有化学除磷池(9),化学除磷池(9)出水端与多级串联接触曝气池(5)进水端之间由二号污水管(11)连接;所述厌氧池(3)底部与水解酸化池(2)底部之间由一号回流污泥管(12)连接;化学除磷池(9)底部通过污泥管(13)排除富磷污泥;缺氧池(4)出水端与厌氧池(3)进水端由二号回流污泥管(14)连接;二沉池(6)底部与缺氧池(4)进水端之间由三号回流污泥管(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芳英左宁袁云松黄力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