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7962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D‑(+)‑葡萄糖和氯化血红素通过水热法制成Fe‑CDs纳米酶,然后将海藻酸钠SA、氧化海藻酸钠OSA、羧甲基壳聚糖CMCS制成双交联可注射水凝胶前聚体,随后将制得的Fe‑CDs纳米酶、H<subgt;2</subgt;O<subgt;2</subgt;、双交联可注射水凝胶前聚体混合后置于模具中喷洒氯化钙溶液交联制得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所述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具有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抗菌效果优异等特性,应用于伤口愈合时具有优异的伤口愈合效果,其利用Fe‑CDs纳米酶在低H<subgt;2</subgt;O<subgt;2</subgt;浓度下通过芬顿效应杀死细菌,进而实现高效的抗菌特性,同时,其通过水凝胶吸收细菌残骸,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其还可促进胶原蛋白沉积和血管形成,从而提高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材料,具体涉及一种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皮肤位于人体最外层,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一旦受损或受伤,就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由细菌尸体引起的伤口发炎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开发新型抗菌材料来对抗细菌感染十分迫切。

2、纳米酶作为自然酶的替代品,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纳米材料。自2007年首次报道以来,已开发出数十种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酶,如类过氧化物酶(pod)和类过氧化氢酶(cat)。一些具有pod活性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酶能够有效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从而破坏细菌。然而,由于微观结构等原因,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和生物相容性与天然酶相比仍有差距,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3、碳点(cds)作为碳基纳米酶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通常低于10纳米。未经修饰的cds通常表现出较差的抗菌活性。一些研究人员致力于在cds表面掺杂金属,以增强其核壳结构内的电子传递并扩大活性位点,从而提高基于c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Fe-CDs纳米酶的方法包括如下:将D-(+)-葡萄糖与氯化血红素以(1~5):(1~5)的重量比混合溶解在NaOH溶液中,在160-220℃下水热反应6-12h,而后采用高速离心除去反应物中的沉淀,选取截留分子量为300-1000Da的透析袋透析得到Fe-CDs纳米酶溶液,冷冻干燥得到Fe-CDs纳米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N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制备fe-cds纳米酶的方法包括如下:将d-(+)-葡萄糖与氯化血红素以(1~5):(1~5)的重量比混合溶解在naoh溶液中,在160-220℃下水热反应6-12h,而后采用高速离心除去反应物中的沉淀,选取截留分子量为300-1000da的透析袋透析得到fe-cds纳米酶溶液,冷冻干燥得到fe-cds纳米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0.1m,d-(+)-葡萄糖、氯化血红素、naoh溶液的投料为1g:0.4g:10ml,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8h,高速离心的转速为13000r/min,高速离心时间为10min,透析袋的分子截留量为1000da,透析时间为2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cds纳米酶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氧化海藻酸钠osa由如下制备方法制得:将sa溶解于无水乙醇之中,形成悬浊液,然后加入相同浓度的高碘酸钠水溶液,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凌燕李天亮王冬林丽星陈莹莹王乙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