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佐剂、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17961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纳米佐剂、纳米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一种纳米佐剂、包含所述佐剂的纳米疫苗,所述纳米佐剂和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纳米佐剂由酸敏感聚合物、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先天免疫激动剂共组装形成;其中,所述酸敏感聚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佐剂可进一步包载多种类型抗原以制备纳米疫苗,通过级联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先天免疫信号通路,诱导I型干扰素分泌,增强抗原交叉呈递效率,以激活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从而有效地预防肿瘤发生,抑制肿瘤生长及肺部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及肿瘤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佐剂,包含所述佐剂的纳米疫苗,所述纳米佐剂和纳米疫苗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肿瘤免疫疗法的出现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注入了强大力量,其中,肿瘤免疫佐剂的应用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常规免疫佐剂包括铝佐剂、核酸类佐剂及微生物源佐剂等,其与抗原一起给药后,可刺激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如干扰素刺激基因通路(stimulator ofinterferon genes,sting)、toll样受体通路等,激活先天免疫系统,释放i型干扰素、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促进抗原交叉呈递,以诱导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产生,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然而当前小分子免疫佐剂存在低剂量时药理活性低和淋巴器官靶向递送效率低等问题,全身给药后易在全身随机扩散,导致免疫佐剂效价降低,同时引起潜在器官免疫毒性。因此,亟需开发高效且安全的策略以实现免疫佐剂药理活性的增强以及淋巴器官的靶向递送,进而提高其所诱导免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佐剂,其由酸敏感聚合物、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先天免疫激动剂共组装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敏感聚合物、氧化铁纳米颗粒、先天免疫激动剂的重量比为1~50:2~5:1,优选重量比为1~10:2~4:1,更优选地,重量比为:5: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敏感聚合物具有如下式1-1所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所示的酸敏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铁纳米颗粒通过共沉淀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佐剂,其由酸敏感聚合物、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先天免疫激动剂共组装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敏感聚合物、氧化铁纳米颗粒、先天免疫激动剂的重量比为1~50:2~5:1,优选重量比为1~10:2~4:1,更优选地,重量比为:5: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敏感聚合物具有如下式1-1所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所示的酸敏感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佐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铁纳米颗粒通过共沉淀法、水热法、水解法、微乳液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军陈方敏刘小英黄璐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