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清怡专利>正文

一种络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61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络针,包括:底座,底座被配置用于使络针压入皮肤结构或使络针从皮肤结构中取出;针体阵列,针体阵列的一端连接在底座的底面上,针体阵列的另一端被配置用于插入皮肤结构,对靠近皮肤结构表面的经络脉网进行刺激。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络针,通过设置底座,能够方便地使针体阵列插入皮肤结构或者从皮肤结构取出,与现有技术中的针灸针相比,无需进行提插和捻转,操作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络针利用多种高低不等且密集的针体可以在不触及深度穴位及经络脉、仅触及皮肤表面的卫气以及浅表经络脉中的营卫气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络针


技术介绍

1、经络分布人体的全身内部和皮部,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是分布人体内的主干经络,而络脉是延伸在经脉周边的、网状细化的、更靠近皮肤表面的经络,《黄帝内经.灵枢》称经络中运行的是宗营卫元四种气,其中营气运行在脉中,脉中溢到脉外的气叫卫气;《灵枢·本藏》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说明卫气是运用在人体皮部,具有温暖肌肉,防御外邪,控制毛孔开合、温暖体表的作用。卫气是保护人体最外表的一层气,也是人体免疫力的第一道防疫力量。

2、现有技术中,传统中医把经络针分为九类针(镜针、锶针、锋针、锭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长短在50至230毫米(一寸六至七寸)之间。现代制造出的经络针—揿针在3毫米长左右。

3、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络脉分布在人体皮肤上,在表皮层至0.6毫米的深度之间。现有技术的经络针在治疗时,无法刺激络脉层面来治疗疾病,且容易刺破血管,或会造成晕针、断针的产生。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络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针体阵列(2)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针体阵列(2)的制作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或医用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阵列(2)包括若干根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短针体和长针体,所述短针体被配置用于刺入表皮层和真皮层;所述长针体被配置用于刺入皮下组织和/或肌肉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直径与人体毛孔的直径相适配。>

6.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络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针体阵列(2)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针体阵列(2)的制作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或医用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阵列(2)包括若干根针体,所述针体包括:短针体和长针体,所述短针体被配置用于刺入表皮层和真皮层;所述长针体被配置用于刺入皮下组织和/或肌肉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清怡
申请(专利权)人:常清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