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涉及一种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硅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硅纳米技术制备的传感器,硅纳米线作为导电沟道,其表面介质层可以通过修饰来识别特定的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等。当目标分子与硅纳米线表面的识别元件结合时,会在硅纳米线的表面产生电荷变化,从而改变硅纳米线的表面电势,这种电势变化会导致器件的阈值电压发生变化,进而改变通道的电流,通过测量电流的变化,就可以实现对目标生物分子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2、硅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利用硅纳米线的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电子传输特性来检测生物分子的交互作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便于集成、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生物医学研究、疾病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尽管硅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优化信号放大策略等。
3、传统的硅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为单栅结构,结构简单且易于批量制造,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单栅硅纳米线场效应传感器的灵敏度受限于其表面电势变化的线性范围,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正栅电极窗口之前,还包括刻蚀预设位置的所述介质牺牲层和所述顶硅层,形成微流道的步骤,所述微流道包围所述多个腐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源极窗口和所述漏极窗口后,还包括对所述源极窗口区域的所述顶硅层、所述漏极窗口区域的所述顶硅层以及所述背栅电极窗口区域的所述底硅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欧姆接触层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正栅电极窗口之前,还包括刻蚀预设位置的所述介质牺牲层和所述顶硅层,形成微流道的步骤,所述微流道包围所述多个腐蚀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源极窗口和所述漏极窗口后,还包括对所述源极窗口区域的所述顶硅层、所述漏极窗口区域的所述顶硅层以及所述背栅电极窗口区域的所述底硅层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欧姆接触层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腐蚀槽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硅层的晶面取向为<111>晶向,所述开口为矩形开口,矩形开口的短边与所述顶硅层的晶向呈20°~40°夹角;所述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的腐蚀液为氢氧化钾溶液;所述腐蚀槽为六边形腐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栅硅纳米线晶体管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李亚钊,陈栋钦,陆仲明,王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