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73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包括输送带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输送带机构上方的挡板,挡板包括底板和左右两侧的边板,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上部贯穿底板,输送带机构的滚筒轴端滚动支承在底板上;左右两侧的边板之间的间距自上下两端至中部逐渐增大;底板和左右两侧的边板的内表面匹配贴合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平滑层。通过平滑层的设计,能够减小挡板、输送带与车厢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防止货物从挡板间隙中滑落,提高货物运输的顺畅性和安全性,保护货物免受损坏,平滑层的紧密贴合和卡接件的固定也能够防止挡板的侧壁变形和剐蹭,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卸车车厢,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输送带式自卸车,包括车厢,车厢内设置有挡板和输送带机构,输送带机构包括滚筒、输送带、滚筒、链条及动力总成,输送带机构驱动挡板和输送带前后移动,进而实现货物的装卸。

2、然而,现有车厢的内壁普遍采用钢板材质,导致挡板、输送带与车厢的内壁之间摩擦力较大,因此运动阻力较大;同时,挡板存在间隙容易出现密闭不严的状况,进而容易造成货物从挡板间隙中滑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

2、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包括输送带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输送带机构上方的挡板,挡板包括底板和左右两侧的边板,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上部贯穿底板,输送带机构的滚筒轴端滚动支承在底板上;

3、左右两侧的边板之间的间距自上下两端至中部逐渐增大;

4、底板和左右两侧的边板的内表面匹配贴合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平滑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包括输送带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输送带机构上方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底板(1)和左右两侧的边板(2),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上部贯穿底板(1),输送带机构的滚筒轴端滚动支承在底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边板(2)相互对称设置,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侧板(21)、中侧板(22)和下侧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侧板(22)包括位于中部的中圆弧段(22b)以及位于两端的上圆弧段(22a)、下圆弧段(22c),中圆弧段(22b)、上圆弧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包括输送带机构以及滑动设置在输送带机构上方的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底板(1)和左右两侧的边板(2),输送带机构的输送带上部贯穿底板(1),输送带机构的滚筒轴端滚动支承在底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两侧的边板(2)相互对称设置,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上侧板(21)、中侧板(22)和下侧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自卸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侧板(22)包括位于中部的中圆弧段(22b)以及位于两端的上圆弧段(22a)、下圆弧段(22c),中圆弧段(22b)、上圆弧段(22a)和下圆弧段(22c)的内表面均外凸设置,上圆弧段(22a)连接上侧板(21),下圆弧段(22c)连接下侧板(23),上侧板(21)和上侧板(21)的内表面均垂直于水平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自卸车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贤刘开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沃胜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