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821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及制备方法,通过使用光刻胶和干法刻蚀工艺,实现了高精度的硅通孔制备。通过在沟道表面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形成二氧化硅绝缘层,为后续的电子电镀提供保护。磁控溅射沉积钛和铜,形成阻挡层和种子层,有助于维持导电性,实现后续的电镀工艺。通过使用阳极键合技术,将制备好的硅通孔样品与玻璃盖板结合,形成键合样品。利用多步切割的方法,将键合样品切割成两块大小相同的芯片。然后,再次进行磁控溅射,实现阻挡层和种子层的再沉积,确保内外导电层的互连性。最终获得的产品是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硅通孔技术,也称为tsv技术(through-silicon via),是一种先进的半导体封装和集成技术。在硅通孔技术出现之前,半导体封装主要采用引线键合技术,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芯片之间的电气连接,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其键合密度、信号传输速度和功耗等方面的限制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深入到各个领域,对高性能、小体积和低功耗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2、硅通孔技术则是通过芯片和芯片之间、晶圆和晶圆之间制作垂直导通,实现芯片之间互连的新技术。这种垂直堆叠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封装密度,缩短了信号传输距离,从而降低了电路延迟,使得在更小的封装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对于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其他小型电子设备来说,这种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且仍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有望为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3、对于小孔径、高深宽比的硅通孔,传统工艺要求高精度的光刻、刻蚀和深孔薄膜沉积设备,其中刻蚀难度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基底的表面旋涂光刻胶以形成光刻胶薄膜,并将预设图案通过光刻显影工艺转移到所述硅基底的表面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光刻胶薄膜为掩膜层,以具有预设图案的硅基底进行干法刻蚀出目标深度的沟道,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首次进行刻蚀时,等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基底的表面旋涂光刻胶以形成光刻胶薄膜,并将预设图案通过光刻显影工艺转移到所述硅基底的表面之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光刻胶薄膜为掩膜层,以具有预设图案的硅基底进行干法刻蚀出目标深度的沟道,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首次进行刻蚀时,等离子体的轰击方向为顺应光刻胶侧壁倾斜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深宽比硅通孔电子电镀原位表征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刻蚀沟道的深度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扬赵鑫杨家强赵骄阳洪文晶赵艺甘津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