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32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贯穿上壳体的顶部并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内设置有轴承本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盖。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具有,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配合结构,可以确保轴承座的稳定性和密封性,防止制冷效果的损失,适配槽内设置有轴承本体,可以保证轴承的正常运转,并通过环形槽内的滚珠实现轴承的平稳转动,下壳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通过进水口和进水管的连通,实现水的循环供应,提供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座,具体为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1、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常规设计中,这些热量会通过润滑油(脂)的循环和轴承座的热传导向外界散发,从而保证滚动轴承在允许温度下正常工作。当滚动轴承所承受的载荷较大时,轴承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急剧增加,仅靠润滑油(脂)的循环和轴承座的热传导作用不能把轴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从而使轴承的温度持续升高,最终导致润滑剂的失效和轴承的损坏,并造成整个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者发生严重事故。

2、现有的轴承座内制冷效果不佳,容易导致轴承座的故障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轴承座内制冷效果不佳,容易导致轴承座的故障和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贯穿上壳体的顶部并设置在下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包括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贯穿上壳体的顶部并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内设置有轴承本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槽内开设有供轴承本体固定的固定槽,所述轴承本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包括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螺栓固定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贯穿上壳体的顶部并设置在下壳体内,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开设有适配槽,所述适配槽内设置有轴承本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槽内开设有供轴承本体固定的固定槽,所述轴承本体的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滚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萍仙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盈信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