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406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由第一压缩机(1)、第一四通换向阀(2)、热源侧板换(5)、节流毛细管(3)、负荷侧板换(6)及连接管道组成的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第二压缩机(7)、第二四通换向阀(8)、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制冷电磁阀(9)、热源侧板换(5)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10)、负荷侧板换(6)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制热电磁阀(11)及连接管道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系统。该地源热泵机组在能无需制冷或制热时能提供生活热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unit providing full heat recov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heat recovery unit, comprises a first compressor (1), the first four valve (2), (5), the heat source side for throttling capillary (3), (6) the first load side for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and hot water heat exchanger closed and a connecting pipe. (4); second (7), the 24 compressor valve (8), hot water heat exchanger (4), solenoid valve (9), (5) the source side for the second heat source heat exchanger, expansion valve (10), (6) the change of load side second load heat exchanger, heating electromagnetic valve (11) seco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and closed connecting pipe. The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unit can provide domestic hot water without refrigeration or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具体讲是一种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由压縮机、四通换向阀、膨胀阀、热源热交换器(制 冷时为冷凝器,制热时为蒸发器)和负荷热交换器(制冷时为蒸发器,制热时为冷凝器)及 连接管道组成的封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回路),所述的热源热交换器和地下水循环系统 (回路)的热交换器以内外套管的结构组成热源侧板换(也是热交换器),热源侧板换上设 有与其地下水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相通的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 ;所 述的负荷热交换器和负荷水循环系统(回路)的热交换器以内外套管的结构组成负荷侧板 换(也是热交换器),负荷侧板换上设有与其负荷水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相通的负荷水循 环系统的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 ;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负荷水循环系统分别由水泵 和管道组成。制冷时水泵将地下水抽上与回下带走热量,制热时水泵将地下水抽上与回下 以使制冷剂吸收地下水的热量。制冷时水泵将经蒸发器冷却后的负荷水送至室内(机)并 经风机将冷气扩散到室内以降温,制热时水泵将经冷凝器升温后的负荷水送至室内并经风 机将冷气扩散到室内以升温。 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一个技术专利能提供辅助生活热水的地源热泵机组, 在压縮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之间的排气管上设有内外套管结构的生活水热交换器,生 活水热交换器的水管向两端延伸的水管上设有连接有压力的水管的进水管接口和出水管 接口 ,虽然以上这种结构所提供的热水温度高、机组更节能、制冷或制热效率理想,但是仍 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提供辅助生活热水的前提是必须先启动热泵机组,而如果用户仅仅需 要热水而无需制冷或制热,这样就无法实现,如在过渡季节,在不开启热泵机组时,就无法 给用户提供生活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能无需制冷或制热时能提供生活热 水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 组,包括由第一压縮机、第一四通换向阀、热源侧板换、节流毛细管、负荷侧板换及连接管道 组成的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生活热水热交换器;它还包括第二压縮机、第二四通 换向阀、制冷电磁阀、膨胀阀、制热电磁阀、设在热源侧板换内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设在负 荷侧板换内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压縮机、第二四通换向阀、生活热水热交换器、 制冷电磁阀、热源侧板换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负荷侧板换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 制热电磁阀及连接管道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系统。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第二压縮机、 第二四通换向阀、生活热水热交换器、制冷电磁阀、热源侧板换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负荷侧板换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制热电磁阀及连接管道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 系统,这样在能无需制冷或制热时也能提供生活热水的能提供生活热水,即在不启动第一 制冷剂循环系统来制冷或制热,而是通过第二制冷剂循环系统来给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如 在过渡季节(例如春秋季),而第二压縮机的功率小于第一压縮机,即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同时由于生活热水热交换器设于第二压縮机排气口与第二四通换向阀之间的排气管的高 温热源段,所以,出来的热水温度高,供热水的效果理想,且基本不受季节限制,使设备为用 户带来较高的附加利益。同时由于是在进冷凝器(本技术制冷时指热源热交换器,制 热时指负荷热交换器)以前对第二压縮机高温排气增加一次散热,所以,对降低电能的消 耗和提高制冷效率,产生理想的效果,即降低了电能的消耗,提高了制冷效率即能力。同时 由于生活水热交换器所处的板式换热器内的制冷剂为高温制冷剂,能使生活热水温度能达 到更高的温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的左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的右前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第一压縮机,2、第一四通换向阀,3、节流毛细管,4、生活热水热交换 器,5、热源侧板换,6、负荷侧板换,7、第二压縮机,8、第二四通换向阀,9、制冷电磁阀,10、膨 胀阀,11、制热电磁阀,12、生活水换热器进水管接口, 13、生活水换热器出水管接口, 14、热 源侧板换进水管接口 , 15、热源侧板换出水管接口 , 16、负荷侧板换进水管接口 , 17、负荷侧 板换出水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由第一压縮 机1、第一四通换向阀2、热源侧板换5、节流毛细管3、负荷侧板换6及连接管道组成的封闭 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本技术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 组还包括第二压縮机7、第二四通换向阀8、制冷电磁阀9、膨胀阀10、制热电磁阀11、设在热 源侧板换5内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设在负荷侧板换6内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压 縮机7、第二四通换向阀8、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制冷电磁阀9、热源侧板换5的第二热源热 交换器、膨胀阀10、负荷侧板换6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制热电磁阀11及连接管道组成封闭 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系统。也就是说,所述热源侧板换5内设有第一热源热交换器和第二热 源热交换器,所述负荷侧板换6也设有第一负荷热交换器和第二负荷热交换器,所述第一 热源热交换器和第一负荷热交换器与第一制冷循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热源热交换器和第 二负荷热交换器与第二制冷循环系统连接。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设在第二压縮机7的排气 口和第二四通换向阀8的热气管上,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的进水、出水方向与第一制冷循环 系统的排气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即在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内,制冷剂流向是从上往下流, 而水的流向是从下往上流。生活热水换热器4设有生活水换热器进水管接口 12和生活水 换热器出水管接口 13,热源侧板换5设有热源侧板换进水管接口 14和热源侧板换出水管接 口 15,负荷侧板换6设有负荷侧板换进水管接口 16和负荷侧板换出水管接口 17。所述的4生活热水循环系统包括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当然还包括设于机组外的水泵和与用户生活 热水水箱相连的管路,当然,所述的地下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设于机组外的水泵和与地下水 连通的进、出水管道,所述的进、出水管道分别与机组的地下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接口和出 水管接口连通。所述的负荷水循环系统当然还包括设于机组外的水泵和与室内换热器的水 管连通的进、出水管道,所述的进、出水管道分别与机组的负荷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管接口和 出水管接口连通。室内换热器(室内机)的水管外还设有散冷或散热风机。 本技术的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如下包括以下五种模式 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制冷加热回收模式、制热加热回收模式、单热回收模式。 在制冷运行模式下,第二压縮机7启动,制冷电磁阀9开启,制热电磁阀11关闭, 制冷剂如氟利昂从第二压縮机7出来后,经排气管、第二四通换向阀8进入生活热水热交换 器4,出来后经过制冷电磁阀9,到达热源侧板换5换热,此时热源热交换器即热源侧板换5 起的是冷凝器作用,氟利昂冷却后经过膨胀阀10节流,进入负荷侧板换6换热,此时负荷 热交换器起的是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由第一压缩机(1)、第一四通换向阀(2)、热源侧板换(5)、节流毛细管(3)、负荷侧板换(6)及连接管道组成的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压缩机(7)、第二四通换向阀(8)、制冷电磁阀(9)、膨胀阀(10)、制热电磁阀(11)、设在热源侧板换(5)内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设在负荷侧板换(6)内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压缩机(7)、第二四通换向阀(8)、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制冷电磁阀(9)、热源侧板换(5)的第二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10)、负荷侧板换(6)的第二负荷热交换器、制热电磁阀(11)及连接管道组成封闭的第二制冷剂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提供全热回收的地源热泵机组,包括由第一压缩机(1)、第一四通换向阀(2)、热源侧板换(5)、节流毛细管(3)、负荷侧板换(6)及连接管道组成的封闭的第一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生活热水热交换器(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压缩机(7)、第二四通换向阀(8)、制冷电磁阀(9)、膨胀阀(10)、制热电磁阀(11)、设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亦文
申请(专利权)人: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