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351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发光装置,具有未人为掺杂掺杂物的未掺杂型半导体层,未掺杂型半导体层包含周期结构。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 power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an undoped semiconductor layer without artificially doped dopant, and the undoped semiconductor layer comprises a periodic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功率发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周期结构的高功率 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为一种固态物理半导体元件, 其至少包含p-n结(p-n junction ),此p-n结形成于p型与n型半导体层之间。 当于p-n结上施加一定程度的偏压时,p型半导体层中的空穴与n型半导体 层中的电子将会结合而释放出光。此光产生的区域一般又称为发光区(active region )。LED为了特定的目的会转换基板,例如使用散热佳的铜基板或可增加出 光效率的透明基板,如蓝宝石基板,并且在LED的上表面形成规则的图案 以提高光摘出效率。 一般而言,转换基板后,原本外延生长工艺里的生长基 板与未掺杂的緩冲层会被移除而棵露出掺杂的外延层,例如p型半导体或n 形半导体,接着于棵露的外延层上形成窗户层或介电层,例如ITO,再形成 规则图案于窗户层或介电层上,工艺较为繁复。
技术实现思路
高功率发光装置包含支持基板;接合层,位于支持基板之上;反射层, 位于接合层之上;导电接触层,位于反射层之上;发光叠层,位于导电接触 层之上;以及未掺杂半导体层,位于发光叠层之上。发光叠层包含第一摻杂 型半导体层,位于导电接触层之上;发光层,位于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 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发光层与未掺杂半导体层之间。未掺杂型半导体 层具有开口以棵露部分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于开口之中形成第一电极,并 与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接触;第二电极,位于支持基板之下。高功率发光装置包含支持基板;接合层,位于支持基板之上;反射层, 位于接合层之上;导电接触层,位于反射层之上;发光叠层,位于导电接触4层之上;以及未掺杂半导体层,位于发光叠层之上。发光叠层包含第一掺杂 型半导体层,位于导电接触层之上;发光层,位于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 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发光层与未掺杂半导体层之间。未掺杂型半导体 层具有开口以棵露部分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于开口之中形成第一电极,并 与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接触;第二电极,位于导电接触层棵露的部分。附图说明图1至图5为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功率发光装置的制造流程剖 面图。图6为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 一实施例的高功率发光装置的剖面图。 的示意图。图8为示意图,显示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组成的背光模块的示 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发光装置10, 2高功率发光装置100 生长基板101, 201支持基板110, 210未掺杂型半导体层112, 212周期结构114, 214开口120, 220发光叠层122, 222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24, 224发光层126, 226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130导电4妄触层140反射层150接合层160, 260第一电极170, 270第二电才及3光源产生装置31光源32电源供应系统33控制元件4背光模块41光学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发光装置1包含生长基板100;未掺杂型半导体层110, 位于生长基板100之上;发光叠层120,位于未掺杂型半导体层IIO之上; 导电接触层130,位于发光叠层120之上;以及反射层140,位于导电接触层130之上。发光叠层120包含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22,位于未掺杂型半 导体层110之上;发光层124,位于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22之上;第一掺 杂型半导体层126,位于发光层124与导电接触层130之间。未掺杂型半导 体层110可以为緩沖层,或是包含緩沖层,用以减少后续外延工艺所形成的 晶格缺陷。未掺杂型半导体层110其材料包含但不限于AlxGayIni.x.yN, 0$x$l , OSySl, O^x+y^l,或AlaGablna陽bP, O^a^l, O^b^l, O^a+b^l,且未^皮人为 地或刻意地掺杂任何掺杂物。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22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AlxGayIn|.x.yN, 0^cSl, OSySl, O^x+y^l,或AlaGabIn,.a國bP, O^a^l, O^b^l, O^a+b^l,可以为n型 或p型半导体。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126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AlxGayIni_x.yN, O^x^l, OSy兰l, 0Sx+y三l,或AlaGabInia.bP, O^a^l , O^b^l , 0^a+b<l,但 与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122的电性相异。发光层124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 II-VI族半导体、III-V族半导体、AlGalnP、 A1N、 GaN、 AlGaN、 InGaN、 AlInGaN或CdZnSe。导电接触层130与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126形成欧姆接触,其材料包含 但不限于磷化镓(GaP)、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砷镓化铝(AlGaAs)、 氮化镓(GaN)、铟(In)、锡(Sn)、铝(A1)、金(Au)、柏(Pt)、锌(Zn)、银(Ag)、 钬(Ti)、锡(Pb)、锗(Ge)、铜(Cu)、镍(Ni)、铍化金(AuBe)、锗化金(AuGe)、 锌化金(AuZn)、锡化铅(PbSn)、氧化铟锡(ITO)、氧化铟(InO)、氧化锡(SnO)、 氧化镉锡(CTO)、氧化锑锡(ATO)、氧化锌(ZnO)等金属氧化物或上述材料的 组合所构成的群组。反射层140用以反射光线,其材料包含但不限于铟(In)、 锡(Sn)、铝(A1)、金(Au)、柏(Pt)、锌(Zn)、银(Ag)、钛(Ti)、锡(Pb)、锗(Ge)、 铜(Cu)、镍(Ni)、铍化金(AuBe)、锗化金(AuGe)、锌化金(AuZn)、锡化铅(PbSn)、 上述材料的组合或布拉格反射层。接合层150可选择性地形成在反射层140或支持基板101之上,亦或在 两者之上皆形成接合层150。通过接合层150黏结发光装置1与支持基板101, 再经翻转的步骤形成如图2所示的发光装置1。接合层150的材料包含但不 限于聚酰亚胺(PI)、苯并环丁烯(BCB)、过氟环丁烯(PFCB)、环氧树酯 (Epoxy)、其他有机黏结材料、铟(In)、锡(Sn)、铝(A1)、金(Au)、鉑(Pt)、锌 (Zn)、银(Ag)、钛(Ti)、铅(Pb)、 4巴(Pd)、锗(Ge)、铜(Cu)、镍(Ni)、锡化金(AuSn)、 银化铟(InAg)、金化铟(InAu)、铍化金(AuBe)、锗化金(AuGe)、锌化金(AuZn)、锡化铅(PbSn)、铟化钯(Pdln)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支持基板101的材料包含 但不限于半导体、金属、硅(Si)、磷化碘(IP)、硒化锌(ZnSe)、氮化铝(A1N)、 砷化镓(GaAs)、砷化镓铝(AlGaAs)、氮化镓(GaN)、氧化锂铝(LiA102)、碳化 硅(SiC)、氧化锌(ZnO)、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 MMC)、 磷化镓(GaP)、锗(Ge)、磷化铟(InP)、氮化铝(A1N)、氧化锰(MnO)、氧化镁 (MgO)、氧化钙(CaO)、蓝宝石(sapphire)、钻石(diamond),玻璃(glass)或上述 材料的组合。移除生长基板100,但是保留未掺杂型半导体层110,形成如图3所示 的发光装置1,移除生长基板100的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包含: 支持基板; 接合层,位于该支持基板之上; 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该接合层之上; 发光层,位于该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 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该发光层之上;以及 未掺杂型半导体层 ,位于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 其中该未掺杂型半导体层未被人为地掺杂掺杂物,而且具有周期结构位于其上表面,以及至少一开口向下延伸以裸露部分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装置,包含支持基板;接合层,位于该支持基板之上;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该接合层之上;发光层,位于该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该发光层之上;以及未掺杂型半导体层,位于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其中该未掺杂型半导体层未被人为地掺杂掺杂物,而且具有周期结构位于其上表面,以及至少一开口向下延伸以裸露部分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未掺杂型半导体层的材料包含 AlxGayln卜x-yN, 0^1, 0^1, 0;x+y化或AlaGabIni+bP, C^a化0^1, O,bSl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该未掺杂型半导体层包含緩沖层。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含第一电极,位于该开口之中与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 第二电极,位于该支持基板之下。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含第一电极,位于该开口之中与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 第二电极,位于该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并与该第一掺杂型半导体 层连接,其中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位于该支持基板的相同侧。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还包含 反射层,位于该接合层与该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间。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还包含 导电接触层,位于该接合层与该第一掺杂型半导体层之间。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还包含第一电极,位于该开口之中与该第二掺杂型半导体层之上;以及 第二电极,位于该导电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源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