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95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干涉仪、第一偏振分束器、第二偏振分束器、透射平晶、待测波片和反射平晶。方法为:首先将待测波片放入测量光路中,调整反射平晶的俯仰、倾斜角度,使得待测波片区域内干涉条纹数为3~4根,待条纹稳定后,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得到波面差测试数据;然后取出待测波片,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得到空腔测试数据;接着计算扣除系统误差后的波面差数据;最后对扣除系统误差后的波面差数据进行消倾斜操作,计算待测波片区域的平均相位差,得到待测波片的相位延迟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测量波片整面的平均位相延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干涉测量,特别是一种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波片是一种能使互相垂直的两光振动间产生附加光程差或相位差的光学器件,用于改变光束的偏振状态,在诸多精密光学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位延迟量是波片最主要的参数,但由于材料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波片实际的相位延迟量往往与标称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性能。因此,研究波片相位延迟量的准确测量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2、现有的波片位相延迟测量方法一般是将波片置于起偏器与检偏器之间,通过探测出射光强来计算波片的位相延迟,主要有旋转偏振片法、旋转波片法、光学补偿法、傅里叶变换法、移相法等。然而,光路中的杂散光以及元件的缺陷都会影响出射光强的测量值,且实际操作中很难实现出射光强的准确探测,从而制约了位相延迟的测量精度。

3、干涉条纹能够反映波前所携带的相位信息,基于此也形成了一系列位相延迟的测量方法,如迈克尔逊干涉法,但目前这一类方法多采用白光光源,而光源的光谱分布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其中一些方法需要移动或旋转待测波片,容易引入机械误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激光干涉仪(1)、第一偏振分束器(2)、第二偏振分束器(3)、透射平晶(4)、待测波片(5)和反射平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2)与第二偏振分束器(3)贴合在一起并分别位于系统光轴的两侧,且摆放姿态不同,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平晶(4)与反射平晶(6)均为楔板,且均安装在二维调整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斐索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激光干涉仪(1)、第一偏振分束器(2)、第二偏振分束器(3)、透射平晶(4)、待测波片(5)和反射平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2)与第二偏振分束器(3)贴合在一起并分别位于系统光轴的两侧,且摆放姿态不同,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平晶(4)与反射平晶(6)均为楔板,且均安装在二维调整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斐索干涉的波片相位延迟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波片(5)的标称值已知,且快轴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0°或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李晶晶刘宇晴郑东晖马致遥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