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导通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069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导通元件,适于配置在一线路板上,其包括一绝缘体、至少一第一桥接线,至少一第二桥接线、多个第一接脚以及多个第二接脚,第一桥接线与第二桥接线分别配置于绝缘体的不同层面。这些第一接脚电性连接于第一桥接线的两端,而第二接脚电性连接于第二桥接线的两端。

Signal transmitting ele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ignal conduction element, is suitable for being arranged on a circuit board,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or, at least one first bridge connection, at least one second wiring, a first plurality of pins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pins, the first and second bridge bridge connection terminal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body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first connecting end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bridge connection and second feet, with both end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bridge connection pi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元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信号导通元件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子装置朝向轻薄短小及多功能的趋势发展,其内部电子线路的要求 也愈发复杂,为使线路达到上述需求,线路板的面积常常越做越小,而其上的线路 则越做越密集,加上为了达到电子产品功能上多方面的需求,并以最精简的线路分 布,达到最大功能的发挥,在这种情形下,线路板的多层化便无可避免。另一方面,随着电子产品的多样化,电路设计者往往在面临布线设计时,因 初期及后期的功能需求不同,常在设计后期需要将初期设计的电路进行大幅更动, 此时面临到的难题之一即是需要将信号线路进行交叉连接,常常不仅要满足在同一 层线路板上进行线路跨越的动作,有时更需要在不同层之间做垂直连接,以使信号 得以顺利传输。再者,伴随着上述难题的,还有欲连接的信号线路彼此并不等长,为了使信 号传输得以一致,常常需要设法调节和控制这些线路的长度,使其达到一致而能保 证信号传输的品质。此时若以传统技术所采取的对策,不是重新设计,便是需要另外增加线路板 层数以作为更动线路使用。但前者需要花费许多的人力及时间,而后者则面临到线 路板层数急遽增加。从传统线路板常见的四层、六层、八层,甚至增加至十余层者 皆有,随着层数增加,伴之而来的便是线路板运作效率降低以及制造成本呈倍数上 涨。尤其在现今产业界的降低成本与提高效率的竞争压力下,如何降低布线层数以 及增进效率便成了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号导通元件,其适用于一线路板上,用以连接线路板上分离的线路,并可藉此控制线路板上线路的线长。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信号导通元件,其包括一绝缘体、至少一第一桥接线和至少 一第二桥接线、多个第一接脚以及多个第二接脚。第一桥接线和第二桥接线分别配 置于绝缘体的不同层面,其中第一接脚电性连接在第一桥接线的两端,而以第二接 脚电性连接于第二桥接线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桥接线与第二桥接线呈交叉状,且彼此相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线路板具有分离的第一线路、第二线路、第三 线路以及第四线路,而第一桥接线通过这些第一接脚电性连接于第一线路与第二线 路之间,且第二桥接线通过这些第二接脚电性连接于第三线路与第四线路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线路、第二线路及第一桥接线的线长总和 相当于第三线路、第四线路及第二桥接线的线长总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共平面地支撑于线路板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绝缘层中配置有一金属屏蔽层,隔绝于第一桥 接线与第二桥接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金属屏蔽层包括一接地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导通元件,其中绝缘体的不同层面包括选 自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至少一内层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导通元件,其中第一桥接线的长度大于第 二桥接线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导通元件,其中第一桥接线的长度等于第 二桥接线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信号导通元件,其中第一桥接线与第二桥接线 的数量为单条或多条。本专利技术因采用一种信号导通元件,其利用第一桥接线、第二桥接线与其相对 应第一接脚、第二接脚的配合,使原本分离的线路得以在不需要增加线路板层数的 情形下进行连接。另外通过桥接线长度的差异,可控制线路板上线路的总长,以使 在连接高速信号时避免因信号不同步(asynchronous)而造成线路板功能异常。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导通元件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导通元件连接线路板上不同层电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导通元件100示意图。图2绘示为 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导通元件100连接线路板上不同层线路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信号导通元件100包括一绝缘体110、至少一第一桥接线120和 至少一第二桥接线140、多个第一接脚130以及多个第二接脚150。此信号导通元 件100适于配置在一线路板200上,而线路板200具有分离的第一线路202、第二 线路204、第三线路206以及第四线路208。为了使信号导通元件100能够顺利连 接此四条分离的线路,首先将第二桥接线140配置于下表面S2,而第一桥接线120 则立体配置于上表面S1及侧面S3,使其可以跨越第二桥接线140。当第一桥接线 120通过上表面Sl时大致上与第二桥接线120平行但不同方向,而是与第二桥接 线140呈交叉状,以避免信号间干扰。而在另一实施例(未绘示)中,第一桥接线120与第二桥接线140并未限定如 同上述实施例配置于绝缘体110的上表面Sl或下表面S2,这些桥接线可根据电路 布线的设计需要而配置在绝缘体110的不同层面,例如上表面Sl与下表面S2之间 的不同内层面。接着将第一接脚130电性连接于第一桥接线120的两端,作为线路板200上 分离的第一线路202与第二线路204的连接路径,而第二接脚150电性连接于第二 桥接线140之两端,作为连接线路板200上分离的第三线路206与第四线路208 的路径。以上述方式使信号导通元件100与线路板200之间得以进行信号传输,使 原本无法进行导通,或是需要增加线路板200层数才能导通的缺点,经此信号导通 元件IOO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线路202、第二线路204与第一桥接线120的线长总合,应相当于第三线路206、第四线路208与第二桥接线140的线长总合。此目的在于 使信号传输不因增加此信号导通元件100而产生传输差异,避免因信号传递不一致 导致线路产生错误。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此信号导通元件100,对线路板进行线长 控制。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当第一线路202与第二线路204的线长小于第三线路206 与第四线路208的线长,此时即可利用第一桥接线120长度大于第二桥接线140 的特性,调节线路长度不足的部分。而在另一实施例(未绘示)中,第一桥接线120的长度可等于第二桥接线140 的长度,此情形目的在于使原本己经等长的分离线路,不会因为增加此信号导通元 件IOO而造成线路总长不相等的情形,因此也可以达到控制线路长度的目的。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接脚130与第二接脚150以共平面方式将此信号导通元 件100支撑于线路板200上,使信号导通元件100能以表面黏着技术(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方式附于线路板200,作为连接线路板200上分离线路的导通 元件,除可避免追加额外的线路板200层数,也可保有线路板200的基本设计,如 此可减少设计人员初始设计所需花费的人力及时间,亦可依之后线路板200的需求 予以增减此信号导通元件100使用。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绝缘体110具有一金属屏蔽层160,其隔绝于第一桥接线 120与第二桥接线140之间且不与第一桥接线120与第二桥接线140接触,作为避 免因导电线路造成的电磁效应(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进而影响 信号的传输。再者,金属屏蔽层160包括一接地平面,可使线路维持一定电压差, 以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号导通元件,适于配置在一线路板上,该信号导通元件包括: 一绝缘体; 至少一第一桥接线和至少一第二桥接线,分别配置于该绝缘体的不同层面; 多个第一接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桥接线的两端;以及 多个第二接脚,电性连接于 该第二桥接线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导通元件,适于配置在一线路板上,该信号导通元件包括一绝缘体;至少一第一桥接线和至少一第二桥接线,分别配置于该绝缘体的不同层面;多个第一接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桥接线的两端;以及多个第二接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桥接线的两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导通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桥接线与该第二桥 接线呈交叉状,且彼此相隔。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导通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线路板具有分离的第一 线路、第二线路、第三线路以及第四线路,而该第一桥接线通过该些第一接脚电性 连接于该第一线路与第二线路之间,且该第二桥接线通过该些第二接脚电性连接于 该第三线路与第四线路之间。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导通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路、该第二线路 及该第一桥接线的线长总和相当于该第三线路、该第四线路及该第二桥接线的线长 总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刚丁晓娇范文纲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