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宁和专利>正文

可挠性碳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518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挠性碳加热管,其包括一发热体及一包覆于该发热体外的绝缘套管,其中所述的发热体包括碳纤维束,所述的碳纤维束以包绕方式包绕在玻璃纤维束、岩石纤维束、陶瓷纤维束中之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且该发热体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该绝缘套管为可挠性的玻璃纤维编织管,氟材弹性管、硅胶管、PU管、PVC管、PE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所述的功能性粉末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热材料粉末、远红外线粉末、负离子粉末、电气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种或其组合。

Flexible carbon heating tub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flexible carbon heating tube, which comprises a heating element and a heat insulating sleeve is coated on the body, wherein the heating body comprises carbon fiber, the carbon fiber bundle wrapped with the way wrapped around the glass fiber bundles, rock fiber bundle, fiber bundle of ceramics one or more combinations, and the surface of the heating body is covered with functional powder; the insulating sleeve is made of flexible glass fiber braided tube, fluorine material elastic tube, silicone tube, PU pipe, PVC pipe, PE pipe, PP pipe, PET pipe, Nylon pipe or PI pipe; the functional powder for the antioxidant material powder, powder, far infrared radiation material powder, negative ion powder, tourmaline powder, rare earth materials powder of one or a combination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任意弯曲的可挠性碳加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碳加热管作为热源由于弯曲过程中,易造成应力集中使碳管折断,而使局部 电阻下降,因此容易造成局部电流过大,温度过高而被烧断,因此效率低且不具有耐长久 性。此外高温下,在使用过程中表面易氧化,因而影响其应用范围。此外,在医疗、烘烤及一 些特殊用途上需要额外赋予一些功能性如远红外线、负离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任意弯曲的可挠性碳加热管。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挠性碳加热管,其包括 一发热体及一包覆于该发热体外的绝缘套管,其中所述的发热体包括碳纤维束,所述的碳 纤维束以包绕方式包绕在玻璃纤维束、岩石纤维束、陶瓷纤维束中之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且该发热体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 该绝缘套管为可挠性的玻璃纤维编织管,氟材弹性管、硅胶管、PU管、PVC管、PE 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 所述的功能性粉末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热材料粉末、远红外线粉末、负离子粉 末、电气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种或其组合。 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抗氧化材料粉末为六方氮化硼、氮 化铝、三氧化二铝之任一种或其组合。 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散热材料粉末为微米金属粉、石墨、 奈米碳管、碳黑、碳化硅、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氧化铍、六方氮化硼、氮化铝之任一种或其组合。 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远红外线粉末为三氧化二铝、二氧 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铬、二氧化铒、氧化镁、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H二氧化铈、二 氧化铋之任一种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所述的发热体与绝缘套管之间填充油液。 本专利技术解决进一步技术问题的方案是该油液为苯基硅油或矿物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碳加热管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发热转换效率 高、工作温度范围宽、可以以任意几何形状设置、可挠性佳、柔性佳。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碳加热管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以及图3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碳加热管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碳加热管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挠性碳加热管IO,该可挠性碳加热管10包括一 发热体11及一包覆于该发热体11外的绝缘套管12,其中所述的发热体11包括碳纤维束 13,所述的碳纤维束13以包绕方式包绕在玻璃纤维束14、岩石纤维束15、陶瓷纤维束16中 之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且该发热体11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17 ; 该绝缘套管12为可挠性的玻璃纤维编织管(polyolefin tubing)或氟材弹性管 (fluoroelastomer tubing)、硅胶管(silicon tubing) 、PU管(polyurethanetubing) 、PVC 管(Polyvinylchloride tubing)、 PE管(polyethylene tubing)、 PP管(polypropylene tubing) 、 PET管(polyester tubing) 、 Nylon管(polyamidetubing) 、 PI管(polyimide tubing)。 所述的发热体11与绝缘套管12之间可填充油液18,该油液18为苯基硅油或矿物 油,其主要在于提供均温、保温及防止发热体11氧化与断裂的作用。 所述的披覆于发热体11表面的功能性粉末17可选择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热材 料粉末、远红外线粉末、负离子粉末、电气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组 合。其中该抗氧化材料粉末为六方氮化硼、氮化铝(A1N)、三氧化二铝(A1203)之任一种或 一种以上组合。所述的散热材料粉末为可选择微米(奈米)金属粉、石墨、奈米碳管、碳黑、 碳化硅(SiC)、三氧化二铝(A1203) 、二氧化硅(Si02)、氧化铍(Be0)、六方氮化硼(HBN)、氮化 铝(A1N)之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所述的远红外线粉末为可选择三氧化二铝(Al^)、二氧化硅(Si0》、三氧化二 铁(FeA)、三氧化二铬(0203)、二氧化铒(Er0》、氧化镁(Mg0)、二氧化钛(T叫)、氧化锆 (Zr0》、氧化f丐(Ca0)、二氧化铈(Ce0》、二氧化铋(Bi02)之任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 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碳加热管10的两端以导电性佳的端子20a、20b固定 后可以任意弯曲形状设置于被加热体上。当电源两极接上该可挠性碳加热管的两端子即可 在管体上产生热能,其具有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可以 广泛运用工业领域。 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碳加热管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发热转换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 宽、可以以任意几何形状设置、可挠性佳、柔性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碳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发热体及一包覆于该发热体外的绝缘套管,其中所述的发热体包括碳纤维束,所述的碳纤维束以包绕方式包绕在玻璃纤维束、岩石纤维束、陶瓷纤维束中之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且该发热体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该绝缘套管为可挠性的玻璃纤维编织管,氟材弹性管、硅胶管、PU管、PVC管、PE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所述的功能性粉末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热材料粉末、远红外线粉末、负离子粉末、电气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种或其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挠性碳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发热体及一包覆于该发热体外的绝缘套管,其中所述的发热体包括碳纤维束,所述的碳纤维束以包绕方式包绕在玻璃纤维束、岩石纤维束、陶瓷纤维束中之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且该发热体表面披覆有功能性粉末;该绝缘套管为可挠性的玻璃纤维编织管,氟材弹性管、硅胶管、PU管、PVC管、PE管、PP管、PET管、Nylon管或PI管;所述的功能性粉末为抗氧化材料粉末、散热材料粉末、远红外线粉末、负离子粉末、电气石粉末、稀土材料粉末之其中一种或其组合。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碳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材料粉末为六 方氮化硼、氮化铝、三氧化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宜寿
申请(专利权)人:刘宁和蔡宜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