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99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农业机械用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主要用来解决潮湿农业物料清选筛分时粘筛堵孔问题,特点是在清选筛基体表面制成具有凸起或凹陷单元体的非光滑表面,所说的凸起或凹陷单元体高度(H)为0.5~2毫米,与筛分物料几何尺寸相对应;凸起或凹陷单元体在筛面基体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筛面基体面积之比为30-7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与普通光滑清选筛相比,筛分物料与筛面的粘附性降低40%-80%,有效筛分时间增加6-20倍,具有抗粘防堵作用,该发明专利技术可用普通机械加工方式得到,结构简单,与普通光滑冲孔筛比较成本增加不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农业机械用筛面,特别是一种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
技术介绍
机械化联合收获过程是将田间成熟作物植株割下,经输送槽喂入到脱粒装 置,将籽粒从作物穗头或角果中脱出,清选装置从脱出混合物中获得干净的籽粒, 而将杂余排出机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农作物机械化收 获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农作物产量的不断增加,收获时作物含水量越来 越高,如油菜机械化收获时主茎秆含水率一般在50% 72%,角果壳含水率54% 6696,角果成熟度差异显著;南方晚粳稻或北方霜前水稻收获时,茎秆的含水率 在30-60%。作物含水率的增加造成脱粒中湿脱湿分离困难,更困难的是潮湿物 料的清选筛分。田间试验发现在连续2-3个小时收获作业中,油菜脱出混合物 清选时容易粘在筛面上,形成粘附物,堵塞筛孔,甚至将筛面完全覆盖(俗称糊 筛),使筛面有效清选面积减小,清选损失率大幅增加。总之潮湿物料筛分时在 筛面上的粘连、进而造成筛孔堵塞问题已成为我国油菜、水稻等机械化收获亟需 解决的最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德、日等国学者先后进行了海洋生物体表和植物叶表面的仿生研究。1936 年,Gray J发现了海豚的实际游泳速度和生理上所能达到的游泳速度之间存在 着巨大的差别。经过多年的研究,理论学家和试验学家共同证明当海豚游动时 随着滑过海豚体表的水流剪切阻力增大,海豚皮肤逐渐由光滑转变成具有一定几 何形状的非光滑形态,实现减阻。随后,这一技术被澳大利亚Speedo公司所釆 用,研制开发了Fastskin系列的布料与泳衣,帮助了世界上许多优秀游泳运动 员获得佳绩。德国科学家Nitschke等对鲨鱼的皮肤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 鲨鱼皮肤表面具有典型的冠状结构,每一块冠状组织上具有3-5径向沟槽,研究 证实当紊流流经这种具有纵向沟槽的非光滑表面时会比流经光滑表面时产生的 剪切阻力要小。土壤动物体表的许多部位经常与土壤直接接触,它们经过亿万年 的进化而形成的防粘特性突出地表现于其体表。研究表明,几何非光滑体表是土 壤动物减粘降阻的原因之一。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佟金教授通过对洗螂研究发现,锐螂出入于粘性较大的粪便和泥土中,能自由行动,身体并未粘附粪便和泥 土,体表必然进化成与之相适应的结构。这种现象主要归结于蟋螂体表触土部位 随机地或规律地分布着一定几何形状的结构单元体,单元态呈凸包型或凹坑型,凸包直径在12—16微米,凸包高度在6—8微米。锐螂体表这种结构, 一方面能 有效地减少其体表与土壤接触面积,减少发生化学吸附点的数量,另一方面破坏 了水膜的连续性,使其体表与土壤表面间存在空气膜,从而达到不粘的效果。任 露泉院士、佟金教授等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触土部件、不粘炊具、模具,形成了 多项专利,如仿生减粘脱附非光滑表面部件(公告号CN1211005C)、不粘炊具 (公告号CN1240331C)、具有仿生非光滑表面的模具(公告号CN100360272C) 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潮湿农业物料清选筛分时在筛面上的 粘附、堵塞筛孔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农业机械提供一种能适应潮湿物料筛分的仿生非光滑清 选筛面。受蟋螂体表结构形态具有减粘脱附效果等研究成果的启发,形成了适应 潮湿物料筛分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的设计思想。根据待筛分物料与筛面的粘附特 性,同时考虑制造和使用成本,取筛面非光滑表面结构形态尺度在亚毫米级到毫 米级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包括筛面基体和基体上的筛孔,清选筛基体的表 面上具有若干凸起或凹陷单元体,所说的凸起或凹陷单元体高度(H)为0.5 2 毫米,凸起或凹陷单元体在筛面基体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筛面基体面积之比 为30-70%。所述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或凹陷单元体为球冠、 圆柱或圆锥等旋成体,其球冠半径(SR)、圆柱形或圆锥大端直径(p)为0.5-2毫米,单元体按交错栅格式排列,单元体间距为1. 5 7毫米。所述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的制造方法为先在筛面基体上利用机械冲压 的方法形成凸起或凹陷单元体后,所说的凸起或凹陷单元体高度(H)为0.5~2 毫米,凸起或凹陷单元体在筛面基体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筛面基体面积之比为30-70%,然后再在基体上加工形成筛孔。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筛面基体面积,是指未加工形成筛孔前的基体投影面积。 本专利技术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具有加工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与普通光滑清选筛相比,将筛分物料与筛面的粘附性降低40%-80%,有效筛分时间增加6-20倍,具有抗粘防堵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球冠型凸起单元体形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球冠型凸起单元体的另一形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圆柱形凸起单元体的形态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圆锥形凸起单元体的形态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球冠型凹陷单元体的形态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圆柱形凹陷单元体的形态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一种圆锥形凹陷单元体的形态示意图。 图中1.筛面基体2.筛孔3.凸起或凹陷单元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是在普通光滑筛面的基础上,根据筛分物料的特性, 通过简单机械加工的方法,先在筛面基体加工出具有各种几何形态的凸起或凹陷 单元体,然后再加工筛孔,解决潮湿农业物料筛分时粘筛堵孔的问题。 实施例1图l、 2为一种适合潮湿油菜脱出物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筛面基体l上 分布着球冠型凸起单元体3,球冠直径SR为0. 5mm、高度H为0. 5mm,球冠型凸 起单元体3成交错式栅格排列,单元体3横向间距x为2mm,单元体3纵向间距 y为1. 5mm,凸起单元体3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 基体表面积之比为35%,筛面基体1上设置有筛孔2,与普通光滑清选筛相比, 待筛分的油菜脱出物与筛面的粘附性降低了 80%,有效筛分时间增加15倍;实施例2图1、 3为一种适合潮湿玉米清选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筛面基体1上分 布着球冠型凸起单元体3,球冠直径SR为2mm、高度H为2mm,球冠型凸起单元 体3成交错式栅格排列,单元体3横向间距x为7ram,单元体3纵向间距y为6mm, 凸起单元体3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基体表面积 之比为42%,筛面基体1上设置有筛孔2,与普通光滑清选筛相比,待筛分的玉 米脱出物与筛面的粘附性降低了 40%,有效筛分时间增加6倍;实施例3图l、 4为一种适合潮湿水稻脱出物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筛面基体l上 分布着圆柱型凸起单元体3,圆柱直径p为1.6mra、高度H为lmm,圆柱型凸起单元体3成交错式栅格排列,单元体3横向间距x为2.9mm,单元体3纵向间距 y为3mm,凸起单元体3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基 体表面积之比为30%,筛面基体1上设置有筛孔2,与普通光滑清选筛相比,待 筛分的水稻脱出物与筛面的粘附性降低了 50%,有效筛分时间增加8倍; 实施例4图l、 5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包括筛面基体(1)和基体上的筛孔(2),其特征在于,筛面基体(1)的表面上具有若干凸起或凹陷单元体(3),所说的凸起或凹陷单元体(3)高度H为0.5~2毫米,凸起或凹陷单元体(3)在筛面基体(1)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筛面基体(1)面积之比为30-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包括筛面基体(1)和基体上的筛孔(2),其特征在于,筛面基体(1)的表面上具有若干凸起或凹陷单元体(3),所说的凸起或凹陷单元体(3)高度H为0.5~2毫米,凸起或凹陷单元体(3)在筛面基体(1)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筛面基体(1)面积之比为30-7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或 凹陷单元体(3)旋成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非光滑清选筛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章李耀明马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