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4459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37
本申请涉及纳米组装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可溶性铜盐、还原剂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水,得到第一前驱液;将氰化亚金钾溶于水,得到第二前驱液;第二前驱液缓慢加入第一前驱液中进行自组装反应,收集固相,洗涤、离心、烘干后得到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本申请的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重复性好,产率高且成本低,大幅降低了纳米线成膜的难度,实现了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大规模、低成本的制备。本申请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由尺寸分布均匀,直径为20~40纳米,长度微米级别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作为组装基元,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纳米组装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金属纳米线具备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独特的一维结构,而独特的一维结构产生的限域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使其拥有与宏观材料不同的物理性能。纳米线具有优异的耐弯折性和透光性,将纳米线制备为透明导电薄膜,被认为是取代传统ito导电玻璃的最佳替代材料。

2、目前,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然而目前的合成方案,其产物均为粉末状纳米线,在应用上存在着局限性。例如其作为催化剂时,在反应过程中受到搅拌时易脱落,从而影响催化性能,且反应后催化剂难于分离回收。将纳米线粉体制成薄膜电极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易脱落及难分离回收的难题,此外,将纳米线制备成膜也被用于太阳能电池或储能设备中,通过提高光吸收能力或改善电荷传输效率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大大的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3、然而,将纳米线制备成纳米线膜的工艺复杂,如将银纳米线制备成透明导电薄膜,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方法,包括喷涂、旋涂、丝网印刷、刮涂、喷墨打印等将银纳米线随机分布在柔性薄膜上才能得到透明导电薄膜。目前,铜金配合物自组装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包括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葡萄糖或硼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驱液中,可溶性铜盐的浓度为0.01~0.075mmol/mL,还原剂的浓度为0.001~0.02mmol/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为0.01~0.16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铜盐包括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氯化铜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抗坏血酸、葡萄糖或硼氢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驱液中,可溶性铜盐的浓度为0.01~0.075mmol/ml,还原剂的浓度为0.001~0.02mmol/m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为0.01~0.16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金配合物纳米线膜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佴建威王洪朋陶新永于兵辉沈炜彬李帅王垚刘育京罗剑敏袁华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