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室温下呈固态的活性组分进行微囊包封的方法,并且涉及一种微囊包封用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尤其用于生物活性(例如医药、农药)组分等等。在医药和农药领域内的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效力、降低毒性或者为稳定化的目的,已经大量地进行了生物活性组分的微囊包封。此外,颜料和着色剂的微囊包封已在印刷和造纸领域大量使用。公知的微囊包封方法有界面聚合法、原地聚合法、凝固聚合法、溶剂蒸发法、喷雾干燥法等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如下问题,难于适用固态核,不易适用于较不稳定的化合物,易和微囊包封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混合,以及所得微胶囊性能不尽人意。这些方法中没有一种足以成为固态物的微囊包封方法,而且所得微胶囊组合物本身也不合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前述现有方法中的问题,并提供完全可以包封固体物质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固体物质进行有效微囊包封的卓绝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和从所述方法中得到的微囊包封组合物。所述方法为(ⅰ)制备一种分散相,该分散相包含(a)含有能形成中间层的物质的溶液和(b)不溶或者难溶于所述溶液的固体物质,(ⅱ)使形成中间层的物质在溶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材料微胶囊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 (i)制备一种分散相,该分散相包括(a)一种含有能形成中间层的物质的溶液和(b)不溶或者难溶于所述溶液的固体物质;(ii)使所述形成中间层的物质从所述溶液中相分离,得到一种附有覆层的固体物质,所述覆层由所述形成中间层的物质形成;以及(iii)使一种可在上述附有覆层的固体物质存在下进行缩聚的单体发生反应,所述覆层由形成中间层的物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8-3-5 53368/981.一种固体材料微胶囊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ⅰ)制备一种分散相,该分散相包括(a)一种含有能形成中间层的物质的溶液和(b)不溶或者难溶于所述溶液的固体物质;(ⅱ)使所述形成中间层的物质从所述溶液中相分离,得到一种附有覆层的固体物质,所述覆层由所述形成中间层的物质形成;以及(ⅲ)使一种可在上述附有覆层的固体物质存在下进行缩聚的单体发生反应,所述覆层由形成中间层的物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材料微囊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ⅰ)制备一种分散相,该分散相包括(a)一种含浊点物质的水溶液和(b)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ⅱ)提高所述溶液的温度并且从该溶液中分离所述具浊点物质,制得一种附有覆层的固体物质,所述覆层由具有该浊点的物质形成;以及(ⅲ)在该附有覆层的固体物质存在下,使一种单体缩聚合,所述覆层由具有浊点的物质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材料微囊包封方法,其中所述具有浊点的物质选自聚乙烯醇、羟烷基纤维素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材料微囊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ⅰ)制备一种分散相,该分散相包括(a)含有离子态物质的水溶液和(b)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ⅱ)改变所述溶液的pH值并从该溶液中分离出该离子态物质,获得一种具有由该离子物质所形成的覆层的固体物质;以及(ⅲ)在该具有由该离子物质所形成的覆层的固体物质存在下,通过缩聚反应使一种单体聚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材料微囊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ⅰ)制备一种分散相,该分散相包括(a)含有明胶的水溶液和(b)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林祯浩,植田展仁,西修吾,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