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973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多个电性连接的移位单元。每一个移位单元包含一提升电路、一提升驱动电路、一下拉驱动电路及一下拉电路。提升电路根据一第一信号以及一驱动节点的电压输出该第一信号至一输出节点。该提升驱动电路根据上一个移位单元的输出电压驱动该提升电路。该下拉驱动电路根据该第一信号以及一第二信号输出一低电位电压至该驱动节点以及该输出节点。该下拉电路根据该输出节点的电压重置该提升驱动电路,并根据一第三信号以及一第四信号输出该低电位电压至该驱动节点以及该输出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尤指一种可改善输出节点的下拉电压的移位 寄存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的栅极驱动器利用移位寄存器来产生循序的扫描信号。目前移位寄存器可通过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 a—Si)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s)以及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LTPS)薄膜晶体管制造于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基板上。移位寄存器通常具有多级的电 路,所以某些薄膜晶体管会导通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当电压持续或频繁的 施加至薄膜晶体管以及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一段很长的时间时,将使得薄膜 晶体管退化而无法适当的运作,降低了移位寄存器的可靠度。请参考图l,图l为现有技术的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在第N个移位寄 存器100中,第一晶体管Ql用来驱动第二晶体管Q2。第一晶体管Ql的控制 端与第一端电性连接于移位寄存器的输入端,用以接收来自上一级SR(N—l) 的输出信号。第一晶体管Ql的第二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晶体管Q2的控制端。 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端用来接收第一信号CK1,第二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多个电性连接的移位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移位单元包含:  一提升电路,用来根据一第一信号以及一驱动节点的电压输出该第一信号至一输出节点;  一提升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提升电路,用来根据上一个移位单元的输出电压驱动该提升电路;  一下拉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提升驱动电路,用来根据该第一信号以及一第二信号输出一低电位电压至该驱动节点以及该输出节点;以及  一下拉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提升电路以及该提升驱动电路,用来根据该输出节点的电压重置该提升驱动电路,并根据一第三信号以及一第四信号输出该低电位电压至该驱动节点以及该输出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多个电性连接的移位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移位单元包含一提升电路,用来根据一第一信号以及一驱动节点的电压输出该第一信号至一输出节点;一提升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提升电路,用来根据上一个移位单元的输出电压驱动该提升电路;一下拉驱动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提升驱动电路,用来根据该第一信号以及一第二信号输出一低电位电压至该驱动节点以及该输出节点;以及一下拉电路,电性连接于该提升电路以及该提升驱动电路,用来根据该输出节点的电压重置该提升驱动电路,并根据一第三信号以及一第四信号输出该低电位电压至该驱动节点以及该输出节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提升电路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来接收该第一信号, 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驱动节点,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提升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上一个移位单元的输出节点,一 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于该驱动节点。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下拉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来接收该第一信号, 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 该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于一第一节点;一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节点, 一控制端电性连接 于该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一第五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该输出节点, 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 该第一节点,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一第六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该驱动节点, 一控制端用来接收该 第一信号,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七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 一控制端用来接收 该第二信号,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下拉电路包含 一第八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 一控制端用来接收该第三信号,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一第九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驱动节点, 一控制端用来接收 该第三信号,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一第十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 一控制 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以及一第十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 一控制端用来接 收该第四信号,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该第 二信号、该第三信号以及该第四信号为循序的脉冲信号。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下拉电路另包含: 一第十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电性连接于该输出节点, 一控制端用来接收一第五信号,以及一第二端用来接收该低电位电压。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该第 二信号、该第三信号、该第四信号以及该第五信号为循序的脉冲信号。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该提升电路包含-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来接收该第一信号, 一控制端电性连接于该驱动节点,以及一第二端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隆涂俊达陈勇志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