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801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技术,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解决了现有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绝缘依靠手工包扎,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不宜控制的问题。包括数控系统、机座、进给系统、转子线圈夹持同步装置以及绕包头五个部分,主要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滚珠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的拖板以及直线导轨;还包括同步主动带轮、同步从动带轮和其上设有带张紧轮的同步带,底端的同步传动带轮之间设有联轴器,上端的同步主动带轮、同步从动带轮上分别设有摇臂、左右夹钳杆以及夹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较现有包扎机能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效果好、性价比更优的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扎机,尤其涉及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技术,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
技术介绍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自然能源,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动 力机械。风力发电机各型转子线圈的截面尺寸范围大致在5X32 7X35毫米之间,成型 长度尺寸在1200 1600毫米之间,由铜排折弯成型。转子线圈中间为直线段,两头带有平 弯、立弯、拐角和鼻端形状(如附图10-13所示)。转子线圈平弯成螺旋形,立弯为弧线形, 拐角方向相反,鼻端角度不同,转子线圈要求绝缘1/2、1/3、2/3规范叠包,使用材料聚酰亚 胺、云母带、无碱玻璃丝带,共5层紧密包扎。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尺寸长、质量重、结构特 殊、包扎质量要求高,这些因素造成普通领域的包扎机难以胜任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绝缘 包扎。 目前,国内现有其它领域的包扎机,有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数控技术,其投资在数 百万元以上,但仅限于梭形转子线圈绝缘的包扎;有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简单的PLC控制 技术,包扎进给靠手动控制,虽然成本降低,但是造成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不容易控 制的问题,这些包扎机都不适用于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绝缘包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控系统(1)、机座(15)、固定在机座(15)上的进给系统、转子线圈夹持同步装置以及固定于进给系统上的绕包头;    进给系统由X向进给装置和Y向进给装置组成;X向进给装置包括X向槽形床身(13),X向槽形床身(13)内支撑有X向滚珠丝杆(6),X向滚珠丝杆(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64)和减速器(4)连接伺服电机(2),X向槽形床身(13)两端顶部固定有直线导轨(9),其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X向拖板(10),X向拖板(10)底(54),丝杆上连接有右夹钳杆(50),右夹钳杆(50)顶端固定有夹钳(52),一端支撑架(62)上固定有张紧轮(60)...

【技术特征摘要】
风力发电机转子线圈包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控系统(1)、机座(15)、固定在机座(15)上的进给系统、转子线圈夹持同步装置以及固定于进给系统上的绕包头;进给系统由X向进给装置和Y向进给装置组成;X向进给装置包括X向槽形床身(13),X向槽形床身(13)内支撑有X向滚珠丝杆(6),X向滚珠丝杆(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64)和减速器(4)连接伺服电机(2),X向槽形床身(13)两端顶部固定有直线导轨(9),其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X向拖板(10),X向拖板(10)底部固定有与X向滚珠丝杆(6)相配合的螺母;Y向进给装置包括固定于X向进给装置中的X向拖板(10)上的Y向槽形床身(12),Y向槽形床身(12)内支撑有Y向滚珠丝杆(7),Y向滚珠丝杆(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65)和减速器(5)连接伺服电机(3),Y向槽形床身(12)两端顶部固定有直线导轨(8),其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Y向拖板(11),Y向拖板(11)底部固定有与Y向滚珠丝杆(7)相配合的螺母;绕包头固定于Y向进给装置中的Y向拖板(11)上,绕包头包括设置于Y向进给装置中的Y向拖板(11)上且内设轴承的轴承座(37)、固定于轴承座(37)上的两块其上开有圆孔的支撑板(26)、外圈表面加工有导向槽的环形大同步带轮(25)以及大同步带轮驱动装置;在两块支撑板之间沿支撑板(26)上开设的圆孔的圆周支撑有八个导向轮(27),外圈表面加工有导向槽的环形大同步带轮(25)通过八个与环形大同步带轮外圈表面上的导向槽配合的导向轮(27)与支撑板(26)上开设的圆孔相同心地支撑于两块支撑板之间;大同步带轮(25)内圈表面上设置有连杆(28、29),连杆(28、29)上固定有绝缘带盘(30、31),绝缘带盘(30、31)上设有用于调节的弹簧(32)和调节螺钉(33);大同步带轮驱动装置包括支撑于两块支撑板(26)之间的过渡轮(21、22、23)、与固定于支撑板(26)外侧的伺服电机(18)相连接的主动轮(19)、张紧轮(24)以及环绕过渡轮、主动轮、张紧轮和大同步带轮(25)的同步带(20);转子线圈夹持同步装置包括支撑于X向槽形床身(13)内的传动轴(47)、固定于传动轴(47)两端的同步传动带轮(43、44),还包括固定于X向槽形床身(13)两端的支撑架(62、63),一端的支撑架(62)两侧安装有导槽,导槽内安装有可移动板(56),一端支撑架(62)上的可移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郭风歧戈立娜
申请(专利权)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