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子制造,涉及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对于电子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芯片封装尺寸已减小至100μm以下,铜柱(pillar)凸点互连技术成为半导体封装领域的主流技术方案,其上所用的钎料凸点因尺寸与结构限制,无法通过丝网印刷或植球方式制备,电镀制备成为唯一选择。然而,业界主流应用最为广泛、亦是综合性能优异的sn-ag-cu钎料难以通过电镀法制备,因此目前铜柱凸点互连技术中所使用的钎料凸点一般为sn-ag或纯sn成分,其长期时效、抗温度循环、抗电迁移、抗跌落、力学性能等均低于sn-ag-cu钎料。此外,在微型化过程中,由于材料各向异性的存在,导致微凸点中的金属间化合物(imc)晶体取向不一致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微凸点的早期失效,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sn-ag钎料或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孪晶Ni层的厚度为0.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孪晶Ni层的孪晶片层间距为1~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层的厚度为0.05~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孪晶ni层的厚度为0.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孪晶ni层的孪晶片层间距为1~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层的厚度为0.05~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n-ag-cu钎料凸点互连芯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择优取向纳米孪晶cu层的厚度为0.1~2μm。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华,武洋,陈雷达,霍瑞霞,武忙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成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