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56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包括:前风挡框架、顶棚框架、后围框架、前弯头和后弯头,前风挡框架的上端设有第一接口,顶棚框架的前端设有第二接口,顶棚框架的后端设有第三接口,后围框架的上端设有第四接口,前弯头设有与第一接口对接的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口对接的第二接头,后弯头设有与第三接口对接的第三接头、与第四接口对接的第四接头。前弯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从而将前风挡框架和顶棚框架连接。后弯头通过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分别与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接,从而将顶棚框架和后围框架连接。因此,通过前后弯头连接组成整个车身框架结构,车身框架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观光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1、观光车是一种摆渡车,动力上一般使用电瓶车,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现有观光车框架生产采用铝型材弯曲成型,然而,框架铝型材存在r角过小难以弯曲、弯曲起皱严重、整条管弯曲精度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前风挡框架、顶棚框架及后围框架通过前后弯头连接组成整个车身框架结构,车身框架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装配。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包括:前风挡框架、顶棚框架、后围框架、前弯头和后弯头,所述前风挡框架的上端设有第一接口,所述顶棚框架的前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顶棚框架的后端设有第三接口,所述后围框架的上端设有第四接口,所述前弯头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对接的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口对接的第二接头,所述后弯头设有与所述第三接口对接的第三接头、与所述第四接口对接的第四接头。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前风挡框架的上端和顶棚框架的前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前弯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分别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从而将前风挡框架和顶棚框架连接。顶棚框架的后端和后围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后弯头通过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分别与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连接,从而将顶棚框架和后围框架连接。因此,前风挡框架、顶棚框架及后围框架通过前后弯头连接组成整个车身框架结构,车身框架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易于装配。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三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设有两个,所述前弯头和所述后弯头也设有两个。

6、有益的是:这样前风挡框架、顶棚框架及后围框架通过两个前弯头和两个后弯头连接,保证车身框架结构稳固。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口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接头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

8、有益的是:第一接口侧面的第一开孔和第一接头侧面的第一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保证连接紧固。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口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接头的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

10、有益的是:第二接口侧面的第二开孔和第二接头侧面的第二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保证连接紧固。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弯头连接板,所述弯头连接板的一头设有第三开孔,所述弯头连接板的另一头设有第四开孔,所述顶棚框架后端侧面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后围框架上端侧面设有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三开孔和所述第三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四开孔和所述第四螺纹孔通过螺栓连接。

12、有益的是:顶棚框架后端和后围框架上端通过后弯头连接后,再通过弯头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保证连接紧固。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棚框架后端侧面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上设有第一滑块螺母,所述第三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螺母。

14、有益的是:顶棚框架后端侧面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槽和第一滑块螺母,有利于弯头连接板的第三开孔第三螺纹孔匹配安装,方便调整,安装拧紧后第一滑块螺母会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围框架上端侧面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第二滑块螺母,所述第四螺纹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螺母。

16、有益的是:后围框架上端侧面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和第二滑块螺母,有利于弯头连接板的第四开孔第四螺纹孔匹配安装,方便调整,安装拧紧后第二滑块螺母会固定在第二安装槽内。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栓还设有弹簧垫圈。

18、有益的是:螺栓设置弹簧垫圈防止安装后发生松动,保证车身框架稳固。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头连接板的形状为l形。

20、有益的是:弯头连接板的形状为l形方便与顶棚框架和后围框架匹配。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风挡框架、所述顶棚框架和所述后围框架均为铝合金型材,所述前弯头和所述后弯头为铝合金铸件。

22、有益的是:前风挡框架、所述顶棚框架和所述后围框架采用铝合金型材易于成形、重量低,前弯头和后弯头采用铝合金铸件保证强度高、连接紧固。

2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风挡框架(100)、顶棚框架(110)、后围框架(120)、前弯头(130)和后弯头(140),所述前风挡框架(100)的上端设有第一接口(150),所述顶棚框架(110)的前端设有第二接口(160),所述顶棚框架(110)的后端设有第三接口(170),所述后围框架(120)的上端设有第四接口(180),所述前弯头(130)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150)对接的第一接头(190)、与所述第二接口(160)对接的第二接头(200),所述后弯头(140)设有与所述第三接口(170)对接的第三接头(210)、与所述第四接口(180)对接的第四接头(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150)、所述第二接口(160)、所述第三接口(170)和所述第四接口(180)均设有两个,所述前弯头(130)和所述后弯头(140)也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150)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孔(230),所述第一接头(190)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240),所述第一开孔(230)和所述第一螺纹孔(240)通过螺栓(2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160)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孔(260),所述第二接头(200)的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270),所述第二开孔(260)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70)通过螺栓(25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弯头连接板(280),所述弯头连接板(280)的一头设有第三开孔(290),所述弯头连接板(280)的另一头设有第四开孔(300),所述顶棚框架(110)后端侧面设有第三螺纹孔(310),所述后围框架(120)上端侧面设有第四螺纹孔(320),所述第三开孔(290)和所述第三螺纹孔(310)通过螺栓(250)连接,所述第四开孔(300)和所述第四螺纹孔(320)通过螺栓(25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框架(110)后端侧面设有第一安装槽(330),所述第一安装槽(330)上设有第一滑块螺母(340),所述第三螺纹孔(310)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螺母(3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围框架(120)上端侧面设有第二安装槽(350),所述第二安装槽(350)上设有第二滑块螺母(360),所述第四螺纹孔(320)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螺母(360)。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50)还设有弹簧垫圈(37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连接板(280)的形状为L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挡框架(100)、所述顶棚框架(110)和所述后围框架(120)均为铝合金型材,所述前弯头(130)和所述后弯头(140)为铝合金铸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风挡框架(100)、顶棚框架(110)、后围框架(120)、前弯头(130)和后弯头(140),所述前风挡框架(100)的上端设有第一接口(150),所述顶棚框架(110)的前端设有第二接口(160),所述顶棚框架(110)的后端设有第三接口(170),所述后围框架(120)的上端设有第四接口(180),所述前弯头(130)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150)对接的第一接头(190)、与所述第二接口(160)对接的第二接头(200),所述后弯头(140)设有与所述第三接口(170)对接的第三接头(210)、与所述第四接口(180)对接的第四接头(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150)、所述第二接口(160)、所述第三接口(170)和所述第四接口(180)均设有两个,所述前弯头(130)和所述后弯头(140)也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150)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孔(230),所述第一接头(190)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孔(240),所述第一开孔(230)和所述第一螺纹孔(240)通过螺栓(2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车身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160)的侧面设有第二开孔(260),所述第二接头(200)的侧面设有第二螺纹孔(270),所述第二开孔(260)和所述第二螺纹孔(270)通过螺栓(25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孝民李炳平黄书挺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玛西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