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榆黄蘑菌株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榆黄蘑菌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46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榆黄蘑菌株,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榆黄蘑菌株,分类命名为金顶侧耳,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22PC‑16;所述菌株于2021年10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6。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株具有子实体硕大、菌盖表面略带小鳞片或小鳞片不明显(与环境条件有关)、肉质肥厚、有效子实体重量的特征,有效茎重量比例达95%以上;而且具有悦人的色泽(艳黄至黄色,基部略带白色或无)、香味、口感和脆性,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子实体的保鲜期比32PC‑13具有明显优势,单产更均匀,菌柄长度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榆黄蘑菌株


技术介绍

1、金顶侧耳又称榆黄蘑、金顶蘑,它分布在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金顶侧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2.12%,是鸡蛋或甲鱼的2倍左右,并且它含有的赖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高。

2、金顶侧耳可以食用且味道较好,目前可以通过人工栽培获得。如果长期食用金顶侧耳,可以起到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对改善肾虚、阳痿、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等症状有益。此外,金顶侧耳还具有较好的木腐性,能够分解纤维类物质,所以很多树木、农副产品废料都是其生长的营养来源。

3、但截至目前,现有的榆黄蘑典型菌株仅有22pc-5、52pc-14、23pc-21、32pc-13、21pc-12这五种,因此亟需开发这种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的食药兼用菌的新菌株。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榆黄蘑菌株,本专利技术的榆黄蘑菌株具有悦人的色泽、香味、口感和脆性,会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榆黄蘑菌株,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金顶侧耳,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citrinopileatus 22pc-16;所述菌株于2021年10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政编码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6。

4、进一步的,所述榆黄蘑菌株的菌盖直径为4±1.5 cm、菌柄长度为1.98±0.14cm。

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6、本专利技术的榆黄蘑菌株,分类命名为金顶侧耳,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citrinopileatus 22pc-16,其具有子实体硕大、菌盖表面略带小鳞片或小鳞片不明显(与环境条件有关)、肉质肥厚、有效子实体重量高的特征,有效茎重量比例达95%以上。

7、本专利技术的榆黄蘑菌株,具有悦人的色泽(艳黄至黄色,基部略带白色或无)、香味、口感和脆性,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子实体的保鲜期比32pc-13具有明显优势,单产更均匀,菌柄长度更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榆黄蘑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金顶侧耳,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22PC-16;所述菌株于2021年10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政编码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2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榆黄蘑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榆黄蘑菌株的菌盖直径为4±1.5 cm、菌柄长度为1.98±0.14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榆黄蘑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分类命名为金顶侧耳,拉丁文学名为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22pc-16;所述菌株于2021年10月0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济责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