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012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涉及航行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航行设备、真空腔室和推进器,所述真空腔室两端分别与航行设备和推进器固定连接,所述真空腔室外壁上设有稳压器、控制中心和蓄电池组,所述推进器顶部靠近真空腔室一侧设有导流槽,所述推进器底部远离真空腔室一侧设有出水缓冲槽,所述出水缓冲槽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位于出水缓冲槽外的一端连接有喷水器,所述连接管道位于出水缓冲槽内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该装置能够将水流能转化为电能,提供航行设备所需的电量,同时利用转化的电能排出水流,在排出水流的过程中推动装置前进。实现了水流能、电能和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行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的逐渐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日渐增大,地球能源的储存量越来越低,且在消耗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因此探索清洁且能够无限使用的能源是极为重要的,根据目前的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开发海洋资源有可能实现上述目标。

2、水下无人航行器是一种能够在水下自主执行任务的机器人,通常能够完成水下勘探、侦测甚至是军事上的进攻防守等任务。水下无人航行器能够辅助我们探索海底。传统的水下无人航行器一般是采用电力或者液压动力作为动力源,但由于水里的环境复杂,对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动力系统要求高,这两种动力方式各有优缺点,无法满足水下执行任务的需求。因此,目前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混合动力的水下航行器。水下无人航行器一直处于水下工作,因此利用水流能给航行器提供动力,推进水下无人航行器前进是目前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的主流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能够将水流能转化为电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航行设备(1)、真空腔室(18)和推进器(5),所述真空腔室(18)两端分别与航行设备(1)和推进器(5)固定连接,所述真空腔室(18)外壁上设有稳压器(2)、控制中心(3)和蓄电池组(4),所述推进器(5)顶部靠近真空腔室(18)一侧设有导流槽(6),所述推进器(5)底部远离真空腔室(18)一侧设有出水缓冲槽(9),所述出水缓冲槽(9)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8)位于出水缓冲槽(9)外的一端连接有喷水器(7),所述连接管道(8)位于出水缓冲槽(9)内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航行设备(1)、真空腔室(18)和推进器(5),所述真空腔室(18)两端分别与航行设备(1)和推进器(5)固定连接,所述真空腔室(18)外壁上设有稳压器(2)、控制中心(3)和蓄电池组(4),所述推进器(5)顶部靠近真空腔室(18)一侧设有导流槽(6),所述推进器(5)底部远离真空腔室(18)一侧设有出水缓冲槽(9),所述出水缓冲槽(9)两侧对称设有连接管道(8),所述连接管道(8)位于出水缓冲槽(9)外的一端连接有喷水器(7),所述连接管道(8)位于出水缓冲槽(9)内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流能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真空腔室(18)内远离推进器(5)一端设有转动座一(10),所述推进器(5)内远离真空腔室(18)一端设有转动座二(16),所述转动座一(10)和转动座二(16)之间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两端分别连接转动座一(10)和转动座二(16),所述真空腔室(18)内靠近推进器(5)一端设有真空泵(14),所述真空泵(14)环绕转轴(11)安装,所述转动座一(10)和真空泵(14)之间设有发电机(12),所述发电机(12)环绕转轴(11)安装,所述真空泵(14)和发电机(12)之间设有运动传感器(13),所述运动传感器(13)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长春程兴华李乐王得志王文珂吴佳妮郑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