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92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以及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的至少一个方向并在所述外围部分中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以及被收纳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中的电池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各方面涉及电池组
技术介绍
一般地,电池组作为电源系统被安装在可通过发动机与电动机的交互作用被驱动 的混合动力车或电动车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凹 槽、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以及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的至少一 个方向并在所述外围部分中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以及被收纳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中 的电池单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外壳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方向 是正交于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的方向。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冷却通道从所 述顶表面延伸到所述底表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电池外壳上的热屏蔽体(heat screen),所述热屏蔽体具有覆盖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第一阵列的大致平坦表面、露出所述 至少一个连接凹槽的第一开口,以及各露出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第二阵列的多个第二开 口。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开口围绕所述第一开口。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具 有电极组件、被电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流集电板,以及在所述电极组件上的盖板。所 述电池组还包括电池外壳,该电池外壳具有收纳所述电池组件和电解液的至少一个连接凹 槽、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以及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的至少一 个方向并在所述外围部分中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的开口的面积,并 且所述盖板被焊接至所述电池外壳。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电池外壳的 内壁上以限定所述连接凹槽。另外,所述多个冷却通道可以以第一间距被分组,并且所述多 个冷却通道的组可以以大于所述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彼此被间隔开,或者所述多个冷却通 道彼此被均勻地间隔开。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组件,各包括电极 组件、被电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流集电板、以及在所述电极组件上的盖板;以及多个连接凹槽,所述多个连接凹槽中的每个均收纳所述多个电池组件中的相应一个和电解液。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外壳进一步包括外围部分和沿着所述多个连接凹槽的至 少一个方向并在所述外围部分中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本专利技术的另外方面将在以下描述中被部分提出。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变得 明显和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la、图lb、图Ic和图Id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平面示意图、底 部示意图、示意装配透视图和部分分解透视图;图2a、图2b和图2c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示意平面图、示意装 配透视图和部分分解透视图;图3a、图3b和图3c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示意平面图、示意装 配透视图和部分分解透视图;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平面图、装配透视图 和部分分解透视图;图5a、图5b、图5c、图5d和图5e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外壳中形成的 各种形状的冷却通道的示意平面图;图6a、图6b和图6c是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外壳中形成的各种形状的 冷却通道和绝缘层的示意剖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示意平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示意平面图;以及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电池组的示意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的示例被示出在附图中,并且其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述。图Ia至图Id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组100的示意平面图、示意底视 图、示意装配透视图和部分分解透视图。如图Ia至图Id中所示,电池组100包括电池外壳110和电池单元120。电池外壳110具有以设定(或预定)深度形成的多个连接凹槽111 (图Id)和在 连接凹槽111的周边周围形成的多个冷却通道112。也就是说,多个冷却通道沿着连接凹 槽的至少一个方向并在连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中延伸。连接凹槽111可以沿着电池外壳 110的水平方向以规则间隔被设置。连接凹槽111具有足够的深度,以便电池单元120能被 连接并被稳定地固定至该连接凹槽。对于连接凹槽111的纵剖面或横截面形状没有限制。 例如,当沿着纵向截面观看时,连接凹槽111中的每个可以是矩形、方形或圆形。冷却通道 112可以在连接凹槽111的周边周围以相同间距或不同间距(即,彼此相等地间隔开或者 彼此以不同的距离间隔开)被设置。连接凹槽111可以具有比电池外壳110的高度小的深 度,而冷却通道112可以被形成从而沿竖直方向完全穿过电池外壳110。这种结构允许冷却气体或流体从顶部到底部或者从底部到顶部自由地流过冷却通道112,以显著提高电池组 100的冷却性能。电池外壳110可以由从铝(Al)、铜(Cu)、铁(Fe)、SUS钢、陶瓷、聚合物及其等 价物中选出但并不局限于此的材料制成。陶瓷的示例包括氮化硅(Si3N4)、碳化硅(SiC)、 SiAlON、氧化铝(Al2O3)以及氧化锌(ZrO2),但并不局限于此。聚合物的示例包括聚丙烯 (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全氟烷氧基(PFA),但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公用技术均可以用于形成连接凹槽111和冷却通道112,其具体示例包括但不局限于牵 弓丨、挤压、激光蚀刻和化学蚀刻。电池单元120中的每个包括壳体121、电极组件122、盖板123、正端子126和负端 子 127。壳体121被连接至电池外壳110的相应的连接凹槽111。壳体121可以由从铝 (Al)、铜(Cu)、铁(Fe)、SUS钢、陶瓷、聚合物及其等价物中选出的材料制成。然而,对于壳 体121的材料没有限制。壳体121沿着纵剖面或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方形或圆形。然而,对 于壳体121的纵剖面或横截面形状没有限制。电极组件122与电解液一起被容纳在壳体121中。电极组件122可以由正极板、 隔板和负极板组成。在一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22通过环绕滚动轴卷动正极板、隔板和负极 板若干次来形成大致椭圆(或胶卷形)形状而被制作出。盖板123被连接至壳体121以覆盖电极组件122。盖板123至壳体121的连接可 以通过激光焊接、电阻焊接和/或超声焊接被实现。壳体121和盖板123可以由相同或不 同的材料制成。盖板123可以被提供有安全通风口 124,该安全通风口 124在壳体121的内 部压力超过容许值时裂开以释放壳体121的内部气体。安全通风口 124的厚度可以比盖板 123的厚度小。塞子125可以在电解液被注入到壳体121中之后被进一步连接至盖板123 以封闭注入孔。正端子126和负端子127被连接至盖板123,并且从盖板123向上突出设定(或 预定)的距离。正端子126和负端子127中的每个可以具有螺纹状外表面,在后续步骤中 汇流条(bus bar)被固定地连接至该螺纹状外表面。正端子126可以通过电流集电板被电 连接至电极组件122的正极板,而负端子127可以通过电流集电板129被电连接至电极组 件122的负极板。正端子126和负端子127可以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以及在所述外围部分中沿着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以及电池单元,被收纳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9-2-25 61/155,422;US 2009-7-1 12/496,607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以及在所述外围部分中沿着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以及电池单元,被收纳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外壳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方向是正交于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电池外壳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 所述多个冷却通道从所述顶表面延伸到所述底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电池外壳上的热屏蔽体,所述热 屏蔽体具有覆盖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第一阵列的大致平坦表面、露出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 槽的第一开口,以及各露出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第二阵列的多个第二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多个第二开口围绕所述第一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池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包括多个连接凹槽。7.一种电池组,包括 电池组件,包括电极组件;被电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的电流集电板;以及 在所述电极组件上的盖板,以及电池外壳,具有收纳所述电池组件和电解液的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在所述至少一个连 接凹槽周围的外围部分,以及在所述外围部分中沿着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多个冷却通道。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盖板的面积不小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凹槽 的开口的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中所述盖板被焊接至所述电池外壳。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电池外壳上的热屏蔽体,所述 热屏蔽体具有覆盖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第一阵列的大致平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亨
申请(专利权)人: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