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150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和容纳该电池堆的电池组盒体,电池堆具有由多个电池单体叠层而得的叠层体、及沿叠层方向从两端夹持该叠层体的一对端板;电池组盒体具有与端板固定连接而支撑电池堆的两端的下盒体、及从上方覆盖被下盒体支撑的电池堆的上盒体,在电池堆和下盒体之间、电池堆和上盒体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振橡胶,在电池组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该电池组盒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对下盒体和上盒体进行紧箍的加强构件。采用该结构,不用提高电池组盒体本身的刚性也能抑制电池堆的弯曲变形、并提高电池堆的抗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特别是一种在盒体中容纳有包含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堆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将由多个电池单体叠层而得的叠层体从叠层方向用一对端板夹持着容纳在具有下盒体和上盒体的电池组盒体中的电池组。这种电池组通过将上述一对端板固定连接在下盒体上,而将电池堆的两端固定在下盒体上。如此,该结构中,电池堆只由两端的端板支撑。 然而,如果电池堆中包含的电池单体的数量较多,则电池堆的挠曲量较大、固有振动频率较低,因而,电池堆容易向下弯曲、并容易发生共振。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通过将电池堆中包含的所有电池单体固定连接在下盒体上、或对所有电池单体使用固定构件,来减小电池堆的挠曲量、提高电池堆的固有振动频率。然而,采用这些方法又会带来因部件数量及组装工时增加而引起电池组的制造成本升高、重量增加的问题。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也可以考虑在电池堆与下盒体之间设置防振橡胶。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如果电池组盒体没有充分高的刚性,则橡胶施加于电池组盒体上的反作用力有可能使电池组盒体产生膨胀变形,且电池组整体有可能向下方弯曲。然而,如果大幅提高电池组盒体的刚性,会使电池组的制造成本大幅升高、电池组的重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提高电池组盒体本身的刚性也能抑制电池堆的弯曲变形并提高电池堆的抗振性能的电池组。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组。该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和容纳该电池堆的电池组盒体,所述电池堆具有由多个电池单体叠层而得的叠层体、及沿叠层方向从两端夹持该叠层体的一对端板;所述电池组盒体具有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而支撑所述电池堆的两端的下盒体、及从上方覆盖被所述下盒体支撑的所述电池堆的上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下盒体之间、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上盒体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振橡胶,在所述电池组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该电池组盒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对所述下盒体和所述上盒体进行紧箍的加强构件。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技术的电池组的优点在于,由于在电池堆和下盒体之间、电池堆和上盒体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振橡胶,所以能够减小电池堆的弯曲变形量(挠曲量),并提高电池堆的固有振动频率从而增强电池堆的抗振性能。另外,由于设置有对下盒体和上盒体进行紧箍的加强构件,所以不用提高电池组盒体本身的刚性,也能防止电池组盒体的膨胀变形,并抑制电池组整体的弯曲变形。 在上述本技术的电池组中,较佳为,设置在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下盒体之间的所述防振橡胶、与设置在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上盒体之间的所述防振橡胶在所述电池堆的长度方向上所处的位置相对应。采用该结构,通过在电池堆的长度方向的同一位置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防振橡胶,能够使电池堆的力学结构稳定,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池堆的弯曲变形、提高电池堆的抗振性能。 在上述本技术的电池组中,较佳为,所述加强构件与所述防振橡胶在所述电池组盒体的长度方向上所处的位置相对应。采用该结构,通过在电池组盒体的长度方向的同一位置上,对应地设置加强构件和防振橡胶,能够使电池组整体的力学结构稳定,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电池组盒体的膨胀变形、抑制电池组整体的弯曲变形、提高电池组整体的抗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透视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A - A面的截面图。 图3是只示出固定电池单体叠层体用的各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电池堆的力学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电池组的力学模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技术不为下述实施方式的记载所限定。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组I的透视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 - A面的截面图;图3示出了固定电池单体叠层体用的各构件的连接结构。该电池组I例如为装设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车等中的电池装置。电池组I具备电池堆2、和容纳该电池堆2的电池组盒体3。 电池堆2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电池单体4、多个电池架5、一对端板6、及上侧束缚构件7和下侧束缚构件8。该电池堆2被构成为,电池单体4与电池架5交替叠层配置,同时,这些被叠层后的电池单体4和电池架5 (以下,也称为叠层体9)由一对分别配置在两端部的端板6沿叠层方向(图1的Y方向)夹持着。多个电池单体4通过汇流条(未图示)而相互电连接。 详细而言,电池架5由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一对端板6平行于电池架5和电池单体4地配置在叠层体9的前端和后端。在此状态下,在叠层体9的顶面上沿叠层方向从前端的端板6 —直延伸至后端的端板6的两个相距规定间隔的上侧束缚构件7、与在叠层体9的底面上沿叠层方向从前端的端板6 —直延伸至后端的端板6的两个相距规定间隔的下侧束缚构件8从上下方向分别夹住叠层体9。并且,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将上下对应的上侧束缚构件7与下侧束缚构件8的前后两端用连接构件31、连接构件32分别紧固连接,叠层体9的各电池架5和电池单体4便在上下方向被上侧束缚构件7和下侧束缚构件8紧固。 电池组盒体3具有下盒体10和上盒体11。在图1中,为了清楚地表示电池堆2的构成部件,而将上盒体11透明表示。下盒体10被形成为长方形板状。下盒体10的长边方向与电池单体4的叠层方向一致。下盒体1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的底部安装有支脚12。下盒体10通过该两端的支脚12而被固定连接在车地板(未图示)上。因此,下盒体10的底面与车地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高度为支脚12的高度的间隙。 电池堆2的一对端板6通过紧固构件13而分别被固定连接在下盒体10的上表面上,且一对端板6的固定连接位置被设定为,使得下盒体10的长边方向的中心与电池堆2的叠层方向的中心相一致。通过这样将一对端板6固定连接在下盒体10的上表面上,由下盒体10支撑的一对端板6能够将叠层体9保持为悬浮在下盒体10上方的状态。 另一方面,上盒体11具有长方形的顶壁14、从顶壁14的两侧缘向下方延伸的侧壁部15、及从两个侧壁部15的下端分别向外侧延伸的法兰16。通过用焊接等方式将两个法兰16分别与下盒体10的两侧的边部接合,由下盒体10支撑的电池堆2即可被上盒体11从上方覆盖。 然而,在该结构中,由于表示电池堆2向下方弯曲的程度的挠曲量δ s ( = 5X wS X Ls V (384 X Es X I s))与长度L S的三次方成正比;电池堆2的固有振动频率k S(=48X EsX I s / L s 3)与长度L s的三次方成反比(在此,ws、Ls、Es、I s分别表示电池堆2的重量、长度、杨氏模量、截面惯性矩),所以在电池单体4的数量较多(即,电池堆2的叠层方向的长度Ls较长)的情况下,挠曲量δ s较大、固有振动频率1^3较低。因而,如果只通过两端的端板6来支撑叠层体9,在电池单体4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电池堆2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并容易发生共振。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通过将所有的电池单体4固定连接在下盒体10上,或用固定构件来固定所有的电池单体4,来抑制电池堆2的弯曲变形和共振。然而,采用这些方法都会因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和容纳该电池堆的电池组盒体,所述电池堆具有由多个电池单体叠层而得的叠层体、及沿叠层方向从两端夹持该叠层体的一对端板;所述电池组盒体具有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而支撑所述电池堆的两端的下盒体、及从上方覆盖被所述下盒体支撑的所述电池堆的上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下盒体之间、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上盒体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振橡胶,在所述电池组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沿垂直于该电池组盒体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对所述下盒体和所述上盒体进行紧箍的加强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包括电池堆和容纳该电池堆的电池组盒体,所述电池堆具有由多个电池单体叠层而得的叠层体、及沿叠层方向从两端夹持该叠层体的一对端板;所述电池组盒体具有与所述端板固定连接而支撑所述电池堆的两端的下盒体、及从上方覆盖被所述下盒体支撑的所述电池堆的上盒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下盒体之间、所述电池堆和所述上盒体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振橡胶, 在所述电池组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重行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