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81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包含:本体结构,具有开口部,上述本体结构在上述开口部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一个凸柱;以及盖体结构,覆盖于上述开口部,上述盖体结构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凹槽及斜导面,上述凹槽是对应于该凸柱,使上述盖体结构呈现枢接于上述本体结构的状态,而上述斜导面延伸至该凹槽;其中,上述凸柱是沿着上述斜导面脱离或置入于上述凹槽。本新型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避免了盖体结构拆离于电子装置的本体结构时,盖体结构或本体结构被损坏。(*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科技进步的迅速,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上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发展,其影响更是广大。且电子产品也逐渐由先前笨重的机型,逐渐改为轻小方便的可携式型态。 而市面上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计算机、移动电话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其功能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提供打印的功能。因此,当此类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所需打印的纸张用罄或相关的组件损毁时,可开启此装置的盖体结构,藉此补充纸张或更换组件等。 然而,在进行更换时,若盖体结构此时枢接于电子装置上,使用者将不方便去进行补充纸张或更换组件,因盖体结构容易阻挡使用者的视线,或縮小可操作的空间。因此,有些使用者将会尝试把盖体结构从电子装置上拆卸下来。但是,常会有使用者于拆卸的过程中,因不当的施力或是结构上的缺陷而造成盖体结构或电子装置机构上的损毁,最常见的是相关的连接组件有断裂的情况发生。如此,当使用者欲重新将盖体结构组装回电子装置时,即无法达到原先紧密的效果,而容易造成松动,进而影响到使用上的便利性。 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以避免盖体结构拆离于电子装置的本体结构时,盖体结构或本体结构的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包含 本体结构,具有开口部,上述本体结构在上述开口部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一个凸柱;以及 盖体结构,覆盖于上述开口部,上述盖体结构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凹槽及斜导面,上述凹槽是对应于上述凸柱,使上述盖体结构呈现枢接于上述本体结构的状态,而上述斜导面延伸至上述凹槽; 其中,上述凸柱是沿着上述斜导面脱离或置入于上述凹槽。 上述电子装置是可携式电子装置。 上述本体结构进一步包括显示器。 上述显示器是触控式显示器。 上述本体结构进一步包括按键单元。 —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包含 本体结构,具有开口部,上述本体结构于上述开口部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凹槽及斜导面,上述斜导面延伸至上述凹槽;以及 盖体结构,覆盖于上述开口部,上述盖体结构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凸柱,上述凹槽3是对应于上述凸柱,使上述盖体结构呈现枢接于上述本体结构的状态; 其中,上述凸柱是沿着上述斜导面脱离或置入于上述凹槽。上述电子装置是可携式电子装置。 上述本体结构进一步包括显示器。 上述显示器是触控式显示器。 上述本体结构进一步包括按键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是 (1)本新型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在拆解或组装盖体结构时,不易破坏掉本体结构或是盖体结构的结构本身。(2)本新型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在使用者操作时,可轻易的组装及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l:电子装置; IO:本体结构; 14:按键; 16:开口部; 160:凸柱; 20:盖体结构; 200:凹槽; 202:斜导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l,是本新型电子装置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电子装置1可为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有本体结构10及盖体结构20,以下将详细描述本新型的实施例。 请配合参阅图2,是本新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前述所提及的本体结构10的内部可搭配有多个电子组件(图未示),而本体结构10的表面主要具有显示器(图未示)、按键14以及一个开口部16。其中,显示器可为触控式显示器,使用者可经由触碰该显示器而产生对应的信号,或者也可藉由操作按键14而产生对应的信号。本实施例主要在本体结构10上可具有开口部16,本体结构10于开口部16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凸柱160,即如图2中凸柱160的对面侧边也设置有凸柱。 前述所提及的盖体结构20可覆盖于开口部16,使电子装置1可形成封闭的状态。盖体结构20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凹槽200及斜导面202,即如图2中凹槽200及斜导面202的对面侧边也设置有凹槽及斜导面。当盖体结构20与本体结构10组装时,凹槽200是对应于凸柱160,可使凸柱160置入于凹槽200内,进而使盖体结构20呈现枢接于本体结构10的状态,因此盖体结构20可藉由凸柱160与凹槽200的相对运动掀起或覆盖于开口部16,使电子装置1遂形成掀盖式的电子装置。而斜导面202延伸至凹槽200,凸柱160可沿着斜导面202脱离或置入于凹槽200。 当使用者欲将盖体结构20从本体结构10上取下时,首先可直接掀开盖体结构20,并使盖体结构20的外侧表面可接触于开口部16的一侧。盖体结构20主要以凸柱160为旋转的轴心,使得盖体结构20可受外力转动而成为掀起的状态。而当盖体结构20转动至旋转极限或盖体结构20的外侧表面接触于开口部16的一侧时,使用者仅需要再对盖体结构20持续施加外力,盖体结构即可脱离于该本体结构10。其中在脱离时,因本体结构10的凸柱160欲从凹槽200内离开,其恰可沿着延伸自凹槽200内的斜导面202利用形变而脱离凹槽200。如此,即可降低凸柱160或凹槽200因不当施力而有损坏的情况发生,以避免造成日后若组装回去时将无法完全结合。 使用者若欲将盖体结构20组装回本体结构10上时,本体结构10上的凸柱160可先抵触于盖体结构20上的斜导面202,然后凸柱160再沿着斜导面202馈入于凹槽中,以完成组装的状态。最后盖体结构20再以凸柱160为旋转的轴心,以将盖体结构20覆盖于开口部16上。 请参阅图3,是本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前实施例组件相同地方将不再加以赘述,主要将描述不同处。图中,凹槽200及斜导面202主要可配置于本体结构10的开口部16处两侧边,而凸柱160则是配置于盖体结构20的两侧边,即如图3中凹槽200及斜导面202的对面侧边也设置有凹槽及斜导面,凸柱160的对面侧边也设置有凸柱。 当使用者欲将盖体结构20从本体结构10上取下时,首先可直接掀开盖体结构20,并使盖体结构20的外侧表面可接触于开口部16的一侧。盖体结构20主要以凸柱160为旋转的轴心,使得盖体结构20可受外力转动而成为掀起的状态。而当盖体结构20转动至旋转极限或盖体结构20的外侧表面接触于开口部16的一侧时,使用者仅需要再对盖体结构20持续施加外力,盖体结构20即可脱离于该本体结构10。其中当脱离时,因盖体结构20的凸柱160欲从凹槽200内离开,其恰可沿着延伸自凹槽200内的斜导面202利用形变而脱离凹槽200。这样即可降低凸柱160或凹槽200因不当施力而有损坏的情况发生,以避免造成日后若组装回去时将无法完全结合。 使用者若欲将盖体结构20组装回本体结构10上时,盖体结构20上的凸柱160可先抵触于本体结构10上的斜导面202,然后凸柱160再沿着斜导面202馈入于凹槽中,以完成组装的状态。最后盖体结构20再以凸柱160为旋转的轴心,以将盖体结构20覆盖于开口部16上。 本新型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主要可避免盖体结构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结构,具有开口部,该本体结构在该开口部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一个凸柱;以及盖体结构,覆盖于该开口部,该盖体结构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凹槽及斜导面,该凹槽是对应于该凸柱,使该盖体结构呈现枢接于该本体结构的状态,而该斜导面延伸至该凹槽;其中,该凸柱是沿着该斜导面脱离或置入于该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本体结构,具有开口部,该本体结构在该开口部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一个凸柱;以及盖体结构,覆盖于该开口部,该盖体结构的相对两侧边各具有凹槽及斜导面,该凹槽是对应于该凸柱,使该盖体结构呈现枢接于该本体结构的状态,而该斜导面延伸至该凹槽;其中,该凸柱是沿着该斜导面脱离或置入于该凹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是可携式电子 装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结构进一步包括显 不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器是触控式显示器。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结构进一步包括按 键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琦雄许翔迪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