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538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包括气流收集器、减振环、支座段、减振孔盖板一、减振孔盖板二、法兰盘一、环形橡胶垫、减振孔一、减振孔二、法兰盘三和法兰盘四,气流收集器为管状结构,其前部为喇叭口形式的回流口,依次将法兰盘一,支座段、法兰盘二、环形橡胶垫、法兰盘三、减振环、法兰盘四与气流收集器同轴同心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减振环设置有多个左右矩阵分布的减振孔一和减振孔二,减振孔一和减振孔二分别设置有将其部分数量覆盖的减振孔盖板一和减振孔盖板二。本发明专利技术减振装置提高各类柔性体产品连续式大动压风洞耐袭试验的安全性,以及降落伞风洞试验的运行安全性和试验数据重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降落伞试验,涉及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各型军用飞机和直升机应急漂浮装备发展,各型降落伞和漂浮装置从单一的产品已发展成专业化产品谱系。因各型飞机的配套产品飞行包线和作战需求不同,产品装机状态气流耐袭和展开状态气流吹袭的试验风速要求比较分散。开口式风洞因敞开式试验段便于安装大构架浸没工装,已成为各型漂浮装置的产品装机状态气流耐袭和展开状态气流吹袭的良好试验平台。受浮囊柔性结构影响,气流吹袭时其气动外形会发生突变,外形突变会带来绕囊的表面流速数值存在非线性现象,引起回流段存在非定场的气流脉动。由于柔性试验件试验时产生的非定场气流从收缩段出口处以射流状态流出,经过试验段被收集器收集,喷出的气体与驻室内静止的空气作用产生剪切层,剪切层的脱落会产生涡流结构以及一定的脱落涡流频率。由于涡流的存在,射流剪切层与脱落涡处于非定常状态,这种不稳定气动现场作为激振源,同时会与驻室、收集器、风洞洞体结构、洞体回流气流脉动相互作用,最终在某一频率上产生周期性共振现象,频率20hz左右。多轮次试验结果显示表明,风速包线为0~100m/s范围内一般具有两个颤振点,脉动会在较低的试验风速下出现,风速提高现象便会消失,风速增加到较高颤振点后现象再次发生。因此,针对开口式风洞开展产品连续式大动压风洞试验,会造成风洞运行安全风险高。

2、目前在风洞试验领域,风洞设计人员为了研究低频颤振现象,一般通过调整试验段射流激振频率,将风洞常用风速点的激振频率消除,现有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1)采用涡流发生器。在喷口出口处布置一些金属或者硬塑料薄片;2)打开驻室顶盖。保证驻室与外界大气连通;3)在洞体收集口设置带有角度的侧导板。用以封闭调整角度而形成的上导流片和测导流板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少驻室下游的反射气流,因而达到了降低低频颤振幅值的作用;4)调整收集口后喉部间隙。在收集口和风洞驻室的壁面之间配以不同宽度的间隙,并利用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该间隙能有效抑制驻室的低频颤振幅值。梳理现有消除洞体共振的现有技术措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喷口出加装扰流片容易产生高频的噪声;2)在收集口布置带有角度的侧导板,需要多次试验来进行迭代,建设周期长;3)在空腔结构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与风道流道、驻室相通,能量损失更大,风洞运行效能高。另外在柔性体吹袭试验时,受非定常反馈激流的扰动影响下试验段风速波动大,试验工况一致性差。

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开口式降落伞试验风洞的能量损失大、大动压连续式运行风险高,噪声大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本低、能量损失小、流场扰动小和安全性高,并适用于降落伞试验风洞的组合式减振装置,提高各类柔性体产品连续式大动压风洞耐袭试验的安全性。

2、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包括气流收集器、减振环、支座段、减振孔盖板一、减振孔盖板二、法兰盘一、环形橡胶垫、减振孔一、减振孔二、法兰盘三和法兰盘四,气流收集器为管状结构,其前部为喇叭口形式的回流口,法兰盘一、法兰盘二、环形橡胶垫、法兰盘三、减振环、法兰盘四轴向设置有连接通孔,依次将法兰盘一,支座段、法兰盘二、环形橡胶垫、法兰盘三、减振环、法兰盘四与气流收集器同轴同心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减振环设置有多个左右矩阵分布的减振孔一和减振孔二,减振孔一和减振孔二分别设置有将其部分数量覆盖的减振孔盖板一和减振孔盖板二,气流收集器和支座段之间,支座段和减振环之间,法兰盘一和法兰盘二之间,法兰盘三和法兰盘四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垫,利用标准紧固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3、上述方案中,减振孔一和减振孔二数量分别为十八个,减振孔一间距为减振环周长的二十三分之一,减振孔二间距为减振环周长的十六分之一,将减振孔盖板一间隔覆盖固定在减振孔一上。

4、上述方案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减振孔盖板螺钉和锁紧螺母和减振孔盖螺钉垫块,减振孔盖板覆盖在减振孔上,通过减振孔盖板螺钉和锁紧螺母和减振孔盖螺钉垫块紧固连接。

5、上述方案中,法兰盘一上设置了两个定位通孔和二十四个用于与减振环连接的连接通孔,两个定位通孔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定位通孔与气流收集器的中心法线呈15°,另一个定位孔与气流收集器的中心法线呈165°。

6、上述方案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一和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二,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一和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二分别焊接在减振孔一和减振孔二上。

7、上述方案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支座,支座为工字形半圆结构的支承座,上端与支座段下半圆弧通过支座段环强筋进行圆周焊接,两个支撑腿与风洞试验大厅的支座基础通过地脚螺栓连接。

8、上述方案中,单个减振孔一的面积为试验段喷口面积的1/50,单个减振孔二的面积为试验段喷口面积的7/100。

9、上述方案中,减振环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了一个法兰盘二,前后部法兰盘二上分别设置了两个定位通孔,两个定位通孔均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定位通孔均与减振环的中心法线呈15°,另一个定位孔均与减振环的中心法线呈165°;减振环的前部法兰盘二设置了二十四个用于与风洞原有第一扩散段连接的通孔,后部设置了拾捌个用于与支座段前部法兰盘三连接的通孔。

10、上述方案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喇叭型加强筋,喇叭型加强筋设置在气流收集器外廓面上圆周分布,与气流收集器外廓面分别进行焊接。

11、上述方案中,该减振装置还包括支座段环加强筋,支座段环加强筋为一种环形加强筋,与支座段采用环形焊接。

12、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设置大小矩阵分布式减振孔和大曲面气流收集器的组合方式来缓解振动现象,对作用在扩散段洞壁内、外的脉动压差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削弱自由射流脱落涡撞击洞体封闭部分所引起的结构振动。减振孔设置在开口试验段下游的洞体系统回流区域上,通过减振孔可对作用在第一扩散段洞壁内、外的脉动压差起到缓冲平衡作用,从而削弱自由射流旋涡撞击洞体实壁部分所引起的洞体结构性振动。通过减振孔也可将气流内的压力脉动波能量削减,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共振频率,削弱共振能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包括气流收集器(1)、减振环(2)、支座段(3)、减振孔盖板一(5)、减振孔盖板二(6)、法兰盘一(7)、环形橡胶垫(16)、减振孔一(17)、减振孔二(18)、法兰盘三(20)和法兰盘四(21),其特征在于,气流收集器(1)为管状结构,其前部为喇叭口形式的回流口,法兰盘一(7)、法兰盘二(19)、环形橡胶垫(16)、法兰盘三(20)、减振环(2)、法兰盘四(21)轴向设置有连接通孔,依次将法兰盘一(7),支座段(3)、法兰盘二(19)、环形橡胶垫(16)、法兰盘三(20)、减振环(2)、法兰盘四(21)与气流收集器(1)同轴同心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减振环(2)设置有多个左右矩阵分布的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分别设置有将其部分数量覆盖的减振孔盖板一(5)和减振孔盖板二(6),气流收集器(1)和支座段(3)之间,支座段(3)和减振环(2)之间,法兰盘一(7)和法兰盘二(19)之间,法兰盘三(20)和法兰盘四(24)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垫,利用标准紧固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数量分别为十八个,减振孔一(17)间距为减振环(2)周长的二十三分之一,减振孔二(18)间距为减振环(2)周长的十六分之一,将减振孔盖板一(5)间隔覆盖固定在减振孔一(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还包括减振孔盖板螺钉和锁紧螺母和减振孔盖螺钉垫块,减振孔盖板覆盖在减振孔上,通过减振孔盖板螺钉和锁紧螺母和减振孔盖螺钉垫块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法兰盘一(7)上设置了两个定位通孔和二十四个用于与减振环(2)连接的连接通孔,两个定位通孔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定位通孔与气流收集器(1)的中心法线呈15°,另一个定位孔与气流收集器(1)的中心法线呈1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还包括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一(8)和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二(9),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一(8)和矩形减振环加强框二(9)分别焊接在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还包括支座(4),支座(4)为工字形半圆结构的支承座,上端与支座段(3)下半圆弧通过支座段环强筋(15)进行圆周焊接,两个支撑腿与风洞试验大厅的支座基础通过地脚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减振孔一(17)的面积为试验段喷口面积的1/50,单个减振孔二(17)的面积为试验段喷口面积的7/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环(2)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了一个法兰盘二(19),前后部法兰盘二(19)上分别设置了两个定位通孔,两个定位通孔均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定位通孔均与减振环(2)的中心法线呈15°,另一个定位孔均与减振环(2)的中心法线呈165°;减振环(2)的前部法兰盘二(19)设置了二十四个用于与风洞原有第一扩散段连接的通孔,后部设置了拾捌个用于与支座段(3)前部法兰盘三(20)连接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还包括喇叭型加强筋(22),喇叭型加强筋(22)设置在气流收集器(1)外廓面上圆周分布,与气流收集器(1)外廓面分别进行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还包括支座段环加强筋(15),支座段环加强筋(15)为一种环形加强筋,与支座段(3)采用环形焊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包括气流收集器(1)、减振环(2)、支座段(3)、减振孔盖板一(5)、减振孔盖板二(6)、法兰盘一(7)、环形橡胶垫(16)、减振孔一(17)、减振孔二(18)、法兰盘三(20)和法兰盘四(21),其特征在于,气流收集器(1)为管状结构,其前部为喇叭口形式的回流口,法兰盘一(7)、法兰盘二(19)、环形橡胶垫(16)、法兰盘三(20)、减振环(2)、法兰盘四(21)轴向设置有连接通孔,依次将法兰盘一(7),支座段(3)、法兰盘二(19)、环形橡胶垫(16)、法兰盘三(20)、减振环(2)、法兰盘四(21)与气流收集器(1)同轴同心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减振环(2)设置有多个左右矩阵分布的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分别设置有将其部分数量覆盖的减振孔盖板一(5)和减振孔盖板二(6),气流收集器(1)和支座段(3)之间,支座段(3)和减振环(2)之间,法兰盘一(7)和法兰盘二(19)之间,法兰盘三(20)和法兰盘四(24)之间设置有环形橡胶垫,利用标准紧固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孔一(17)和减振孔二(18)数量分别为十八个,减振孔一(17)间距为减振环(2)周长的二十三分之一,减振孔二(18)间距为减振环(2)周长的十六分之一,将减振孔盖板一(5)间隔覆盖固定在减振孔一(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减振装置还包括减振孔盖板螺钉和锁紧螺母和减振孔盖螺钉垫块,减振孔盖板覆盖在减振孔上,通过减振孔盖板螺钉和锁紧螺母和减振孔盖螺钉垫块紧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落伞试验风洞组合式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法兰盘一(7)上设置了两个定位通孔和二十四个用于与减振环(2)连接的连接通孔,两个定位通孔上下分布,其中一个定位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章树赵云洋张玮鹏刘清波任嘉一王莎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