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装备压力缸用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845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5
一种水下装备压力缸用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配料→熔铸→锯切→轧环→固溶→机加工→定径减壁回旋成型→时效→锯切头尾→检验、包装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轧环—定径减壁回旋成型—时效强化”工艺方法,同时与直接锻造成型相比,可实现大于3000mm厂的筒体制备,需要的铸锭尺寸较小,铸锭质量有保证,成材率达到50%,提升一倍;定径减壁回旋成型通过芯轴定径,可控制超大口径筒体的弯曲度、壁厚精度及外径精度,回旋成型为冷加工过程,减壁量较大,壁厚冷加工率可达到50%以上,材料充分变形可控制管材的组织及性能,整体成型,经冷加工+时效强化,筒体的强度有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装备压力缸用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铜铬锆是铜中添加适量的铬、锆等元素制备的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电性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船舶、电子信息、高铁、海洋工程等领域,而随着装备向大型化、高可靠性、高效率发展,应用的铜铬锆材料的规格在不断增大,一种应用于水下装备压力缸的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不仅规格大(直径达到1000mm以上,壁厚15mm以上,长度达到3000mm),同时要求高强度及高导电性能,现有的管材挤压拉拔法无法满足要求。

2、传统的大口径铜铬锆筒体成型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热锻成型法,即“热锻筒体毛坯—热处理—机加工”,该方法直接热锻成型毛坯,无冷加工工序,对铜铬锆合金的热处理强化效果相对较差,最终成品性能较低;同时锻造扩径成型的筒体坯料形状不规整,为保证筒体成品的机加工精度,需要的铸锭足够大,方能加工出相应精度的筒体,导致成材率仅为20-30%。

3、另一种方法是板材卷管焊接法,即“铸锭制备—板材轧制—卷管焊接—时效强化”,受材料特性、成型精度控制及装备条件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装备压力缸用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配料→熔铸→锯切→轧环→固溶→机加工→定径减壁回旋成型→时效→锯切头尾→检验、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装备压力缸用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装备压力缸用超大口径铜铬锆筒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配料→熔铸→锯切→轧环→固溶→机加工→定径减壁回旋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慧稳朱明益牛立业刘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