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18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3
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包括座体和用于固定遮阳板主固定轴的挂钩,座体具有一与车体顶棚贴合的安装面,安装面上设置有将座体固定于车体的固定结构;安装面表面内凹形成有U形凹槽,U形凹槽内卡接有紧固块,紧固块底面具有与U形凹槽底面相配合的弧面,弧面的弧顶朝安装面一侧隆起并与U形凹槽底面配合形成有轴孔;挂钩设置于座体上相反于安装面的一侧,遮阳板主固定轴与挂钩配合固定时,遮阳板主固定轴的轴线与轴孔的轴线平行。本技术所设计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不仅能够兼容主、副遮阳板的不同使用方向,还能保持在打开和收纳时的稳定状态,降低振动和噪音,确保遮阳板在固定位置的牢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遮阳板制造,特别是一种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随着消费者对车辆配件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豪华车开始可选配主副两块遮阳板,以提供更优质的光线遮挡效果。主遮阳板用于遮挡前方强光对驾驶员的干扰,副遮阳板用于遮挡侧方光线,保证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2、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成本,主副遮阳板往往共用同一个转轴固定座和固定轴固定座。其中固定轴固定座对遮阳板的打开和收纳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固定轴固定座结构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主副遮阳板的使用方向不同,现有固定座结构难以兼容,会限制遮阳板的开启角度,其次,受振动影响,无法可靠固定收纳中的遮阳板,存在振动噪音问题,再说,制造和安装过程繁琐,成本较高,且共用固定点导致间隙差异大,主副遮阳板的收纳稳定性和使用手感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顾遮阳板的使用性能与固定稳定性,并降低制造难度与使用成本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包括座体和用于固定遮阳板主固定轴的挂钩,所述座体具有一与车体顶棚贴合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设置有将所述座体固定于车体的固定结构;所述安装面表面内凹形成有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内卡接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底面具有与u形凹槽底面相配合的弧面,所述弧面的弧顶朝所述安装面一侧隆起并与u形凹槽底面配合形成有轴孔;所述挂钩设置于座体上相反于安装面的一侧,遮阳板主固定轴与挂钩配合固定时,遮阳板主固定轴的轴线与轴孔的轴线平行。

3、为了更广泛、更均匀的接触面积,所述紧固块的顶端平面与安装面共面。

4、为了避免了对遮阳板固定的过度限制,所述紧固块为中空结构,且紧固块内设置有一沿轴孔轴向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弧面上设有显露所述弹性臂的窗口,所述弹性臂至少一部分通过窗口处在轴孔内。

5、为了提升主固定轴转动的平顺性,所述u形凹槽的槽底设置有与遮阳板副固定轴外周相配合的弧形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有多个,多个加强筋沿弹性臂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于轴孔内。

6、为了确保紧固块正确地装配至预定位置,所述紧固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块和导向条,所述u形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以及与导向条相适配的导向槽。

7、为了简单、有效将座体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膨胀端子、导向柱和螺孔,所述导向柱用于引导膨胀端子穿过车体装配孔,所述螺孔沿导向柱轴向一体成型于所述座体,所述膨胀端子设置有供螺孔内螺钉穿过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螺孔的孔径。

8、为了提供稳定支撑,所述膨胀端子具有自其顶部向下扩径的止退部。

9、为了防止过度穿入,所述膨胀端子还具有径向宽度大于止退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止退部下方并与止退部间隔设置。

10、为了能够准确地定位并且不会偏离预期位置,所述导向柱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定位筋,以及包覆于定位臂周向的限位凸环,所述限位凸环沿定位柱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11、为了外观更加美观,所述座体外侧边缘皆倒圆角。

12、本技术所设计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通过结构设计提高了遮阳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能够兼容主、副遮阳板的不同使用方向,还能保持在打开和收纳时的稳定状态,降低振动和噪音,确保遮阳板在固定位置的牢靠性,其次,通过简化结构设计和共用固定点,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减少了装配所需的工时和间隙差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包括座体(1)和用于固定遮阳板主固定轴的挂钩(6),其特征是,所述座体(1)具有一与车体顶棚贴合的安装面(11),所述安装面(11)上设置有将所述座体(1)固定于车体的固定结构(2);所述安装面(11)表面内凹形成有U形凹槽(3),所述U形凹槽(3)内卡接有紧固块(4),所述紧固块(4)底面具有与U形凹槽(3)底面相配合的弧面(41),所述弧面(41)的弧顶朝所述安装面(11)一侧隆起并与U形凹槽(3)底面配合形成有轴孔(5);所述挂钩(6)设置于座体(1)上相反于安装面(11)的一侧,遮阳板主固定轴与挂钩(6)配合固定时,遮阳板主固定轴的轴线与轴孔(5)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紧固块(4)的顶端平面与安装面(11)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紧固块(4)为中空结构,且紧固块(4)内设置有一沿轴孔(5)轴向设置的弹性臂(42),所述弧面(41)上设有显露所述弹性臂(42)的窗口(43),所述弹性臂(42)至少一部分通过窗口(43)处在轴孔(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U形凹槽(3)的槽底设置有与遮阳板副固定轴外周相配合的弧形加强筋(31),所述加强筋(31)设有多个,多个加强筋(31)沿弹性臂(42)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于轴孔(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紧固块(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块(44)和导向条(45),所述U形凹槽(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卡块(44)相适配的卡槽(32)以及与导向条(45)相适配的导向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结构(2)包括膨胀端子(21)、导向柱(22)和螺孔(23),所述导向柱(22)用于引导膨胀端子(21)穿过车体装配孔,所述螺孔(23)沿导向柱(22)轴向一体成型于所述座体(1),所述膨胀端子(21)设置有供螺孔(23)内螺钉穿过的间隙(211),所述间隙(211)的宽度小于所述螺孔(23)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膨胀端子(21)具有自其顶部向下扩径的止退部(2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膨胀端子(21)还具有径向宽度大于止退部(212)的限位部(213),所述限位部(213)位于止退部(212)下方并与止退部(212)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柱(22)具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定位筋(221),以及包覆于定位臂周向的限位凸环(222),所述限位凸环(222)沿定位柱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座体(1)外侧边缘皆倒圆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包括座体(1)和用于固定遮阳板主固定轴的挂钩(6),其特征是,所述座体(1)具有一与车体顶棚贴合的安装面(11),所述安装面(11)上设置有将所述座体(1)固定于车体的固定结构(2);所述安装面(11)表面内凹形成有u形凹槽(3),所述u形凹槽(3)内卡接有紧固块(4),所述紧固块(4)底面具有与u形凹槽(3)底面相配合的弧面(41),所述弧面(41)的弧顶朝所述安装面(11)一侧隆起并与u形凹槽(3)底面配合形成有轴孔(5);所述挂钩(6)设置于座体(1)上相反于安装面(11)的一侧,遮阳板主固定轴与挂钩(6)配合固定时,遮阳板主固定轴的轴线与轴孔(5)的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紧固块(4)的顶端平面与安装面(11)共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紧固块(4)为中空结构,且紧固块(4)内设置有一沿轴孔(5)轴向设置的弹性臂(42),所述弧面(41)上设有显露所述弹性臂(42)的窗口(43),所述弹性臂(42)至少一部分通过窗口(43)处在轴孔(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板侧边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u形凹槽(3)的槽底设置有与遮阳板副固定轴外周相配合的弧形加强筋(31),所述加强筋(31)设有多个,多个加强筋(31)沿弹性臂(42)长度方向间隔布设于轴孔(5)内。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初发张艳辉毛小柯林丽君李丹丹陈豪勇夏淑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兴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