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子凝胶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双网络深共晶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物联网和微纳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柔性电子设备凭借其独有的灵活性和易于操作的制备工艺在人工智能传感领域备受瞩目。其中,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柔韧性、灵敏性、导电性等优点,可以将外部刺激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得以输出与记录,实现人体健康状况的实时检测,类皮肤的多信号响应和感知以及运动信号的精确控制,广泛应用于生理健康检测、电子皮肤、人机智能交互界面等领域。
2、水凝胶是一种以水为分散介质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具有优异的柔性、界面粘附性、自愈合性、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等特征,已成为构筑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重要材料,但是由于水分子易挥发,并且寒冷环境中容易结晶,基于水凝胶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具有环境稳定性差、工作温度范围窄的局限性,同时,水凝胶本身较弱的导电性和低灵敏性也限制了其作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材料的发展。为了减少溶剂的蒸发,研究人员提出采用低挥发性的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部分或全部替代水作为溶剂形成有机凝胶或离子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胆碱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光引发剂为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次膦酸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丙烯酰胺与深共晶溶剂的质量比为1:1.8-2.6,交联剂用量为丙烯酰胺用量的0.25%,光引发剂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氯化胆碱和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光引发剂为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次膦酸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丙烯酰胺与深共晶溶剂的质量比为1:1.8-2.6,交联剂用量为丙烯酰胺用量的0.25%,光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酰胺用量的0.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网络深共晶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