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772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0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抛丸喷头,且抛丸喷头呈左右对称。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振动收料机构,通过转杆的旋转带动凸块进行旋转,从而使过滤网进行上下振动,此时符合规格的砂丸截留在过滤网的的表面,接着通过控制器启动吸料泵,此时吸料泵通过导管和吸料块对过滤网表面的砂丸进行抽取,从而将砂丸输送至储料箱内,有利于循环收集砂丸进行重复使用和避免重复增加砂丸对加工件进行抛丸工作,从而提升了该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


技术介绍

1、抛丸机,别称打砂机、喷砂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按铸件承载体的结构不同分为滚筒式、链板式、吊挂式抛丸机等,其研磨方法包括离心研磨法、水涡流式研磨法、回转研磨法等,首先应用于铸造业铸钢、铸铁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

2、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设备对加工件进行抛丸工作时,需要不断地对抛丸机进行加料,从而保证抛丸机持续地抛丸工作,但是抛丸后的砂丸大多数未能利用起来对加工件进行循环抛丸工作,此时浪费了砂丸,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设备对加工件进行抛丸工作时,需要不断地对抛丸机进行加料,从而保证抛丸机持续地抛丸工作,但是抛丸后的砂丸大多数未能利用起来对加工件进行循环抛丸工作,此时浪费了砂丸,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抛丸喷头,且抛丸喷头呈左右对称,所述机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两侧设置有振动收料机构,所述机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且伺服电机二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振动收料机构包括转杆、凸块、吸料块、导管、吸料泵和储料箱,所述转杆的外壁与凸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料块的内部与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导管的另一端贯穿吸料泵的内部并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杆的两端皆活动连接于机箱的内壁,所述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凸面紧贴于过滤网的底端,所述吸料块的吸料口朝向过滤网的顶端表面。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吸料块位于机箱的内部,所述吸料泵位于机箱的外侧,所述储料箱的内部分别与多个抛丸喷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底端拐角处皆固定连接有多个振动杆,且振动杆的外壁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机箱的内壁。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双向螺纹杆、夹杆、夹块和滑杆,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相啮合,且锥齿轮二的内部与双向螺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杆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活动连接于双向螺纹杆的外壁,且夹杆的内部活动连接于滑杆的外壁。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锥齿轮一的内部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所述双向螺纹杆和滑杆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机箱的内壁两侧。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夹杆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机箱的内部顶端,所述伺服电机一、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皆位于安装块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一、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振动收料机构,通过转杆的旋转带动凸块进行旋转,从而使过滤网进行上下振动,此时符合规格的砂丸截留在过滤网的的表面,接着通过控制器启动吸料泵,此时吸料泵通过导管和吸料块对过滤网表面的砂丸进行抽取,从而将砂丸输送至储料箱内,有利于循环收集砂丸进行重复使用和避免重复增加砂丸对加工件进行抛丸工作,从而提升了该设备的工作效率。

11、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通过启动伺服电机一,从而使伺服电机一通过锥齿轮一带动锥齿轮二进行旋转,此时锥齿轮二带动双向螺纹杆进行旋转,从而使双向螺纹杆带动夹杆在滑杆上进行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此时夹杆带动夹块对加工件进行夹持或松开,有利于夹块对加工件进行锁紧和避免对加工件进行加工时产生晃动,从而提升了对加工件抛丸工作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且安装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3),所述伺服电机一(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5),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抛丸喷头(6),且抛丸喷头(6)呈左右对称,所述机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网(7),且过滤网(7)的两侧设置有振动收料机构(4),所述机箱(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8),且伺服电机二(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收料机构(4)包括转杆(401)、凸块(402)、吸料块(403)、导管(404)、吸料泵(405)和储料箱(406),所述转杆(401)的外壁与凸块(40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料块(403)的内部与导管(40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导管(404)的另一端贯穿吸料泵(405)的内部并延伸至储料箱(40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01)的两端皆活动连接于机箱(1)的内壁,所述伺服电机二(8)的输出端与转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块(402)的凸面紧贴于过滤网(7)的底端,所述吸料块(403)的吸料口朝向过滤网(7)的顶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块(403)位于机箱(1)的内部,所述吸料泵(405)位于机箱(1)的外侧,所述储料箱(406)的内部分别与多个抛丸喷头(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7)的底端拐角处皆固定连接有多个振动杆(10),且振动杆(10)的外壁套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位于机箱(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5)包括锥齿轮一(501)、锥齿轮二(502)、双向螺纹杆(503)、夹杆(504)、夹块(505)和滑杆(506),所述锥齿轮一(501)与锥齿轮二(502)相啮合,且锥齿轮二(502)的内部与双向螺纹杆(503)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杆(504)的内部通过螺纹旋转活动连接于双向螺纹杆(503)的外壁,且夹杆(504)的内部活动连接于滑杆(506)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一(501)的内部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一(3)的输出端,所述双向螺纹杆(503)和滑杆(506)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机箱(1)的内壁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杆(504)的顶端滑动连接于机箱(1)的内部顶端,所述伺服电机一(3)、锥齿轮一(501)和锥齿轮二(502)皆位于安装块(2)的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且安装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一(3),所述伺服电机一(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5),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抛丸喷头(6),且抛丸喷头(6)呈左右对称,所述机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过滤网(7),且过滤网(7)的两侧设置有振动收料机构(4),所述机箱(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8),且伺服电机二(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收料机构(4)包括转杆(401)、凸块(402)、吸料块(403)、导管(404)、吸料泵(405)和储料箱(406),所述转杆(401)的外壁与凸块(40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料块(403)的内部与导管(40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导管(404)的另一端贯穿吸料泵(405)的内部并延伸至储料箱(406)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立式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01)的两端皆活动连接于机箱(1)的内壁,所述伺服电机二(8)的输出端与转杆(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凸块(402)的凸面紧贴于过滤网(7)的底端,所述吸料块(403)的吸料口朝向过滤网(7)的顶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居旺朱志彬王智红刘尔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隆兴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