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天线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双极化谐振腔缝隙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双极化缝隙天线是一种利用相互垂直的缝隙实现双极化特性的天线结构。通常情况下,缝隙的尺寸与波长相当,用于发射和接收天线信号。通过恰当地设计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实现所需的双极化特性。然而,在毫米波频段上,传统金属天线结构存在电磁波泄漏的问题,使得实现双极化辐射变得困难。对于现有方案中的单极化天线,只能接收特定方向上的电磁波,无法同时接收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信号,因此信号接收效率会受到限制,而对于w波段,由于其波长较短,天线馈电部分空间非常有限,对于传统的单模谐振天线来说,如果要保证馈电网络设计的可实现性,则辐射单元之间的距离需要尽可能大,但由于辐射单元间距变大,会导致辐射方向图的副瓣升高,若要保证辐射方向图的副瓣较低,则需要较近的单元间距,这样会压缩馈电网络的设计空间,增大双极化馈电网络的设计难度,进而当天线增益较低时,信号的传输距离可能受限于衰减效应,因此通信范围会缩小。此外,低增益也会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变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衰减和噪声的影响,导致接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极化谐振腔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辐射结构和馈电网络结构,所述馈电网络结构采用双极化技术,所述辐射结构设置于所述馈电网络结构的上表面,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缝隙结构、辐射谐振腔结构和匹配谐振腔结构,所述辐射缝隙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辐射谐振腔结构,所述辐射谐振腔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匹配谐振腔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缝隙结构的厚度为0.5mm,所述辐射谐振腔结构的厚度为2mm,所述匹配谐振腔结构的厚度为1.2mm。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化谐振腔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辐射结构和馈电网络结构,所述馈电网络结构采用双极化技术,所述辐射结构设置于所述馈电网络结构的上表面,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结构包括辐射缝隙结构、辐射谐振腔结构和匹配谐振腔结构,所述辐射缝隙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辐射谐振腔结构,所述辐射谐振腔结构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匹配谐振腔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缝隙结构的厚度为0.5mm,所述辐射谐振腔结构的厚度为2mm,所述匹配谐振腔结构的厚度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网络结构包括传输方波导、隔离棒和耦合窗,所述传输方波导的下方设置有所述耦合窗,所述耦合窗与所述传输方波导中心内部穿插有所述隔离棒,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波导的宽度为2mm,所述传输方波导的厚度为2mm,所述传输方波导的长度为2.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方波导的侧面设置有水平极化的馈电网络端口,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政,赵志强,檀文灏,孙厚军,何翼景,朱凯强,赵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