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及电水壶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082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6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及电水壶底座,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所述底座上盖面板设有通孔。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盖面板的底部,并靠近通孔边缘。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安装在支撑座,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靠近所述通孔的边缘,并支撑所述衔接座悬浮安装在通孔的正下方。所述衔接座设有朝向通孔中部的让位口。所述耦合器座安装在衔接座上面,且周部和所述通孔之间具有间隔。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座和衔接座,让重量感应器能够错开底座上盖面板通孔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仅减少了重量感应器和导线或进水导管之间的干涉问题,避免出现较大称重误差,还大幅度降低了重量感应器被打湿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水壶底座,尤其是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及电水壶底座


技术介绍

1、电水壶底座是非常普及的电器,且随着技术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电水壶底座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从传统的烧水单一功能,后面逐步增加到现有的自动进水(从烧水壶底部加水或水壶开盖加水或水壶盖漏斗加水)和称重功能(检测水位,避免无水干烧,控制进水量,避免加水溢出来)。目前,市面上的电水壶底座采用的重量感应器一般安装在耦合器的正下方,由于耦合器的底部中部一般是对接有导线或者加水的水管,如果将重量感应器安装在该位置,需要对重量传感器的定位装置设置让位口,同时,由于重量感应器和定位装置的限制,设置的让位口也较小,还是容易和导线或者进水导管产生干涉,造成称重量误差大,另外,一旦耦合器的安装位置漏水,也容易直接打湿重量传感器,存在重量传感器短路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更加优化的电水壶称重结构。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紧固安装在支撑座主体,所述支撑加强部从支撑座主体向通孔边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的金属板,并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呈L形、V形、弧形、C形、D形、U形或框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紧固安装在支撑座主体,所述支撑加强部从支撑座主体向通孔边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的金属板,并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呈l形、v形、弧形、c形、d形、u形或框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朝上的台阶状孔,台阶内设有固定圈,所述支撑座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通孔的下面边缘,且部分螺丝贯穿所述台阶并拧入所述固定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硬质材料,所述固定圈呈环形,且周边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折板,所述折板按压在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上层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茶小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