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及电水壶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082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6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及电水壶底座,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所述底座上盖面板设有通孔。所述支撑座安装在底座上盖面板的底部,并靠近通孔边缘。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安装在支撑座,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靠近所述通孔的边缘,并支撑所述衔接座悬浮安装在通孔的正下方。所述衔接座设有朝向通孔中部的让位口。所述耦合器座安装在衔接座上面,且周部和所述通孔之间具有间隔。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座和衔接座,让重量感应器能够错开底座上盖面板通孔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仅减少了重量感应器和导线或进水导管之间的干涉问题,避免出现较大称重误差,还大幅度降低了重量感应器被打湿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水壶底座,尤其是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及电水壶底座


技术介绍

1、电水壶底座是非常普及的电器,且随着技术发展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电水壶底座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从传统的烧水单一功能,后面逐步增加到现有的自动进水(从烧水壶底部加水或水壶开盖加水或水壶盖漏斗加水)和称重功能(检测水位,避免无水干烧,控制进水量,避免加水溢出来)。目前,市面上的电水壶底座采用的重量感应器一般安装在耦合器的正下方,由于耦合器的底部中部一般是对接有导线或者加水的水管,如果将重量感应器安装在该位置,需要对重量传感器的定位装置设置让位口,同时,由于重量感应器和定位装置的限制,设置的让位口也较小,还是容易和导线或者进水导管产生干涉,造成称重量误差大,另外,一旦耦合器的安装位置漏水,也容易直接打湿重量传感器,存在重量传感器短路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结构更加优化的电水壶称重结构。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3、其中,所述底座上盖面板设有通孔,用于露出电水壶底座的耦合器。

4、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安装在支撑座,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靠近所述通孔边缘,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与所述衔接座的固定端紧固安装,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支撑所述衔接座,衔接座的承载端延伸至所述通孔的正下方;

5、所述衔接座的固定端和衔接座的承载端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

6、优选的,所述衔接座采用金属板材。

7、所述衔接座的承载端设有朝向通孔中部的让位口,供连接耦合器的导线或者进水导管穿过,由于该让位口尺寸较大,即使是长期使用或者导线/进水导管偏移位置,也极不容易触碰到所述衔接座。

8、所述耦合器座安装在所述衔接座的承载端上面,且周部和所述通孔之间具有安全间隔,避免在称重时出现所述耦合器座抵靠底座上盖面板而出现称重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

9、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座和衔接座,让重量感应器能够错开底座上盖面板通孔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仅减少了重量感应器和导线或进水导管之间的干涉问题,避免出现较大称重误差,还大幅度降低了重量感应器被打湿而损坏的问题。

10、优选的,为提高所述支撑座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所述支撑座设有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紧固安装在支撑座主体部位,所述支撑加强部从支撑座主体周部向所述通孔边缘延伸,从而扩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积,提高其与底座上盖面板之间的安装面积,增加支撑力矩,增加安装牢固可靠度。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围绕靠近所述通孔边缘呈l形、v形、弧形、c形、d形、u形或框状等形状。

12、优选的,所述支撑座采用金属板材。

13、优选的,所述通孔为朝上的台阶状孔,台阶内设有固定圈,所述支撑座通过螺丝紧固安装在通孔的边缘底部,且部分螺丝贯穿所述台阶并拧入所述固定圈内,从而通过夹紧底座上盖面板安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座的固定程度,为后续的零部件提供可靠的支撑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由上下两层组成,所述固定圈呈环形,且周边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折板,所述折板按压在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上层顶面,让整个所述底座上盖面板为支撑座提供支撑。

15、优选的,座上盖面板的上层采用具有一度厚度不易变形的材料,如铝合金面板、不锈钢板、钢化玻璃等材料,本实施例优选钢化玻璃。

16、优选的,所述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通过螺丝、焊接、粘接、拼接方式与衔接座的固定端紧固安装。

17、优选的,所述衔接座的承载端通过螺丝、焊接、粘接、拼接方式与耦合器座紧固安装。

18、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水壶底座内部的防水效果,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底部设有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在竖直方向上包围覆盖所述支撑座和支撑加强部、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从而将电路板与通孔和称重组件完全隔绝开来。

19、所述称重组件包括支撑座和支撑加强部、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20、优选的,所述耦合器座的主要部分呈筒状,底端安装在所述衔接座的承载端上,顶部通过所述通孔向上延伸出底座上盖面板,周部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安全间隔。所述耦合器座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遮挡盘,所述遮挡盘遮挡住通孔,且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预设尺寸的间隔。

2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水壶底座,电水壶底座内部安装有抽水泵或进水电磁阀和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

22、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通过设置支撑座和衔接座,让重量感应器能够错开底座上盖面板通孔的方式进行安装,不仅减少了重量感应器和导线或进水导管之间的干涉问题,避免出现较大称重误差,还大幅度降低了重量感应器被打湿而损坏的问题;

24、2、在支撑座周部设置支撑加强部,扩大所述支撑座的支撑面积,提高其与底座上盖面板之间的安装面积,同时也增加支撑力矩从而提高所述支撑座的可靠性;

25、3、设置固定圈配合支撑座,将支撑座与上盖面板采用夹紧方式,让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顶部也加入对支撑座提供支撑,提高所述支撑座的安装稳定性;

26、4、通过在底座上盖面板的底部设置包围环绕通孔的环形围挡,将电路板与通孔、称重组件完全隔绝开来,进一步避免电路板被打湿;

27、5、让耦合器座的遮挡盘与底座上盖面板的顶面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隔,一方面可以避免称重时耦合器座抵靠在底座上盖面板上而带来测量误差,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预设间隔,当耦合器座受到过大的挤压力时,其遮挡盘会下沉并由底座上盖面板提供支撑,避免所述重量感应器、衔接座或者支撑座受力过大而变形或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紧固安装在支撑座主体,所述支撑加强部从支撑座主体向通孔边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的金属板,并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呈L形、V形、弧形、C形、D形、U形或框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朝上的台阶状孔,台阶内设有固定圈,所述支撑座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通孔的下面边缘,且部分螺丝贯穿所述台阶并拧入所述固定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硬质材料,所述固定圈呈环形,且周边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折板,所述折板按压在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上层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感应器的测量端与衔接座的固定端通过螺钉、焊接、粘接、拼接方式紧固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座的承载端与耦合器座通过螺钉、焊接、粘接、拼接方式紧固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底部设有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在竖直方向上包围覆盖所述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座的主要部分呈筒状,底部安装在所述衔接座的承载端,顶部通过所述通孔向上延伸出底座上盖面板,周部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通孔之间设有安全间隔;所述耦合器座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遮挡盘,所述遮挡盘遮挡住底座上盖面板的通孔,且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上层面板之间具有预设尺寸的间隔。

10.一种电水壶底座,其特征在于,内部安装有抽水泵或进水电磁阀,且采用权利要求1到9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面板、支撑座、重量感应器、衔接座和耦合器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或连接为一体,所述重量感应器的固定端紧固安装在支撑座主体,所述支撑加强部从支撑座主体向通孔边缘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主体和支撑加强部为一体设计的金属板,并围绕所述通孔的边缘呈l形、v形、弧形、c形、d形、u形或框状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朝上的台阶状孔,台阶内设有固定圈,所述支撑座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通孔的下面边缘,且部分螺丝贯穿所述台阶并拧入所述固定圈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水壶底座称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为硬质材料,所述固定圈呈环形,且周边的上部设有向外延伸的折板,所述折板按压在所述底座上盖面板的上层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茶小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