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下料机械手,具体为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
技术介绍
1、上下料机械手主要实现机床制造过程的完全自动化,并采用了集成加工技术,适用于生产线的上下料、工件翻转、工件转序等,在国内的机械加工,很多都是使用专机或人工进行机床上下料的方式,这在产品比较单一、产能不高的情况下是非常适合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2、下料爪手在进行下料时,可能因物品过重或受到碰撞而导致晃动,使物品掉落或对爪手造成损伤,降低了使用时的稳定性,现有的多数爪手只具备自动抓取功能,在需要对角度和方向进行调节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调节,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下料爪手在进行下料时,可能因物品过重或受到碰撞而导致晃动,使物品掉落或对爪手造成损伤,现有的多数爪手只具备自动抓取功能,在需要对角度和方向进行调节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包括底座和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位于所述底座的上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有转动槽,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转动槽的内腔,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末端与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内腔顶部内嵌有防磨垫。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四角均螺接有固定螺栓。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力缸的内腔填充有液油。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前侧壁内嵌有控制装置,且所述控制装置通过电线与所述转动电机、所述蓄电池、所述电控伸缩杆、所述马达和所述机械爪手本体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该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可通过控制装置启动电控伸缩杆带动移动箱上下移动带动机械爪手本体进行移动,启动机械爪手本体对物品进行抓取,当物品过重或受到撞击时,冲击力通过移动箱传递至推动杆,经弹簧吸收后推动杆受力向下移动带动活塞挤压液油,液体阻力吸收冲击力后推动活塞移动,剩余冲击力传递至底部阻尼器上,经阻尼器吸收和减小后传递至支撑台上,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10、2、该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在使用时刻通过控制装置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板在转动槽内转动,带动机械爪手本体转动调节角度,启动马达使马达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转杆转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转动与齿条产生作用力使齿轮移动,齿轮移动带动安装箱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机械爪手本体机械移动,调节水平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转动板(200),所述转动板(200)位于所述底座(100)的上侧,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开有转动槽(110),所述底座(100)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20),所述转动电机(120)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10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转动槽(110)的内腔,所述转动电机(12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与所述转动板(200)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0),所述支撑杆(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31),所述支撑台(13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32),所述阻尼器(132)的顶端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200)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210),所述转动板(2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20),所述安装块(2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缸(230),所述压力缸(23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231),所述活塞(231)的顶部开有溢油孔(232),所述压力缸(230)的内腔四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33),所述导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内腔顶部内嵌有防磨垫(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20)的顶部四角均螺接有固定螺栓(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缸(230)的内腔填充有液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内腔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前侧壁内嵌有控制装置(150),且所述控制装置(150)通过电线与所述转动电机(120)、所述蓄电池(140)、所述电控伸缩杆(210)、所述马达(261)和所述机械爪手本体(270)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稳定性高的下料爪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转动板(200),所述转动板(200)位于所述底座(100)的上侧,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开有转动槽(110),所述底座(100)的内腔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120),所述转动电机(120)的动力输出轴贯穿所述底座(10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转动槽(110)的内腔,所述转动电机(120)的动力输出轴末端与所述转动板(200)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0)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0),所述支撑杆(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31),所述支撑台(131)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32),所述阻尼器(132)的顶端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200)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电控伸缩杆(210),所述转动板(2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20),所述安装块(2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力缸(230),所述压力缸(23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塞(231),所述活塞(231)的顶部开有溢油孔(232),所述压力缸(230)的内腔四侧壁上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块(233),所述导向块(2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封(234),所述活塞(2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240),所述推动杆(240)的外侧壁套接有弹簧(241),所述推动杆(24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箱(250),所述电控伸缩杆(210)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移动箱(250)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欢欢,刘培元,王乾,孙权,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弗斯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