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系统、防爆发动机系统以及工程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647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防爆发动机系统以及工程设备,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机构、水套式排气歧管、水套式涡轮增压器、水套式排气管以及散热器,所述水泵机构用于将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中吸出,并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后回到所述散热器;所述水泵机构还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中吸出,并依次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涡轮增压器和所述水套式排气管后回到所述散热器。本技术的冷却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将冷却水路并联设计,使得循环水路较短,冷却水到达排气管时温度较低,水套式排气管散热效果较好,避免发生高温现象。而且,由于水路较短,使得管道压力较小,不会导致管道松脱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系统、防爆发动机系统以及工程设备


技术介绍

1、传统的防爆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由散热水泵、水套式排气歧管、水套式涡轮增压器、水套式排气管和散热器组成,其冷却水路为串联形式,即发动机驱动散热水泵将冷却水由散热器中吸出,依次泵送至水套式排气歧管、水套式涡轮增压器、水套式排气管后回到散热器中进行冷却,冷却水经过多次加温后到达排气管时温度较高,排气管散热效果较差容易发生高温现象,且由于水路较长,管道压力较大,容易导致管道松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应用于防爆发动机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机构、水套式排气歧管、水套式涡轮增压器、水套式排气管以及散热器,所述水泵机构用于将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中吸出,并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后回到所述散热器;所述水泵机构还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中吸出,并依次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涡轮增压器和所述水套式排气管后回到所述散热器。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系统,应用于防爆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机构(a)、水套式排气歧管(b)、水套式涡轮增压器(c)、水套式排气管(d)以及散热器(e),所述水泵机构(a)用于将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中吸出,并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b)后回到所述散热器(e);所述水泵机构(a)还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中吸出,并依次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涡轮增压器(c)和所述水套式排气管(d)后回到所述散热器(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构(a)包括第一水泵(a1)和第二水泵(a2),所述第一水泵(a1)用于将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系统,应用于防爆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机构(a)、水套式排气歧管(b)、水套式涡轮增压器(c)、水套式排气管(d)以及散热器(e),所述水泵机构(a)用于将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中吸出,并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b)后回到所述散热器(e);所述水泵机构(a)还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中吸出,并依次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涡轮增压器(c)和所述水套式排气管(d)后回到所述散热器(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机构(a)包括第一水泵(a1)和第二水泵(a2),所述第一水泵(a1)用于将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中吸出,并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b)后回到所述散热器(e);所述第二水泵(a2)用于将所述冷却水由所述散热器(e)中吸出,并依次泵送至所述水套式涡轮增压器(c)和所述水套式排气管(d)后回到所述散热器(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式排气歧管(b)包括进水接口和第一回水接口,所述第一水泵(a1)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e)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水泵(a1)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水接口与所述散热器(e)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张挺高伟宋小鹏孙俊达
申请(专利权)人: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