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645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2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公开了一种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包括外模,外模内形成有第一型腔,外模上密封插装有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在外模上分别密封插装有第三内模部和第四内模部,第一内模部、第二内模部、第三内模部、第四内模部以及第一型腔共同围设形成成型腔室。通过外模和各内模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进出水段使用浇铸的方式进行制造,通过在模具的各部分上设置对应的腔体并在组装后形成成型腔室,再通过进料口注入金属液并直至成型,这种方式使用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形成,简化了制作难度,提升成品品质;外模和各内模部之间的配合不仅方便组装以合成成型腔室,且在进出水段成型后通过各模块的配合,能够简化脱模过程,降低脱模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泵体进出水段模具


技术介绍

1、进出水段是组成离心泵泵体的一部分,在生产制造时,常常采用冲压的方式进行,而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型加工方法。然而,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工件常常难以保证成型后的品质,且对复杂工件的冲压难度大;而由于进出水段上具有多处不规则形状的面或部件,不规则的面很容易卡住模具和成型工件之间的剥离,这使得进出水段在进行脱模时相对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泵体进出水段模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并具体包括由一左侧模和一右侧模沿一第一方向相互扣合组成的外模,在所述外模内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和第二方向贯通并与进出水段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型腔,以在加入金属液并成型后用于进出水段的外部轮廓的成型;在外模上的位于第一型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密封插装有同轴分布且相向侧延伸至第一型腔内的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所述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相向的一侧上对应于主体的封口侧和敞口侧的内部轮廓相适配设置,从而用于进出水端的内部轮廓的成型;在所述外模的位于第一型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上分别密封插装有同轴分布并相向延伸至第一型腔内的与进水段内部轮廓相适配的第三内模部和与出水段内部轮廓相适配的第四内模部,第一内模部、第二内模部、第三内模部、第四内模部以及第一型腔共同围设形成与进出水段轮廓一致的成型腔室,在所述外模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型腔的进料口,以通过进料口向成型腔体内注入金属液直至金属液填充满成型腔室,而成型腔室的形成与进出水段的内外轮廓和形状完全一致,即使是不规则的面也能够较为精确的进行制造,待金属液成型后,即可完成对进出水段的铸造;且各内模部与外模之间的配合,在脱模时也能够较为方便的进行剥离。

3、在所述右侧模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上沿第一方向朝向远离左侧模一侧凹设形成有与主体设有放水螺孔一侧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型槽、与进水段一侧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型槽以及与出水段一侧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三型槽,所述第一型槽上下贯通布置,所述第二型槽和第三型槽沿第二方向分设在第一型槽的两侧上且沿第二方向贯通第一型槽,以便于第三内模部和第四内模部的安装;在所述左侧模面向右侧模的一侧面上沿第一方向朝向远离右侧模一侧凹设形成有与主体另一侧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四型槽、与进水段另一侧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五型槽以及与出水段另一侧的外部轮廓相适配的第六型槽,所述第四型槽上下贯通布置,所述第五型槽和第六型槽沿第二方向分设在第四型槽的两侧上且沿第二方向贯通第四型槽,以便于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的安装以及第三内模部和第四内模部的安装,同时也在脱模时便于拔模脱模。

4、所述外模还包括第一活块,所述第一活块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上沿第一方向朝向左侧模凸设形成有与放水螺孔的内部轮廓一致的凸模,在所述第一型槽上对应于放水螺孔的位置处凹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块安装于其中的第一安装槽,以使外模用于适配放水螺孔的部分单独设置,从而在进行脱模时,避免因放水螺孔内的螺纹导致右侧模难以剥离的可能形发生。

5、所述右侧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槽,且各第二安装槽分别沿竖直方向朝向远离右侧模一侧贯通,且各第二安装槽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沿第一方向朝向左侧模一侧贯通,在两第二安装槽处均安装有第二活块,从而便于右侧模和成型后的进出水段之间的剥离。

6、在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相向的一侧面上均正对设置有两导孔,且左侧模和右侧模上的两导孔均呈对角分布,以在安装时通过插入插销使得左侧模和有侧面完全对齐,从而简化组装过程,降低组装难度。

7、所述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相向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与主体的封口侧和敞口侧的内部轮廓一致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在所述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面向第三内模部的一侧上均背向凹设并沿第二方向贯通的避让槽,所述第三内模部穿过避让槽并延伸至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所述第四内模部的一端抵紧于第二成型部,从而组成进出水段的内腔结构。

8、所述第二成型部包括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的顶部与主体敞口侧内壁和凸圈外壁轮廓相适配以使第一模芯内部形成有一面向第一成型部一侧敞口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模芯的一端由下至上穿设于第二型腔内,且所述第二模芯穿入第二型腔内的一端与凸圈的内部轮廓相适配以使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之间具有一厚度与凸圈的厚度一致的腔体,所述第三内模部延伸至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模芯,从而完成主体部分敞口侧的内腔的结构适配。

9、所述第一模芯的底部凹设有第三安装槽,在第三安装槽处安装有第三活块,从而便于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之间的脱模。

10、在所述第二型腔的内部上沿周向方向绕第二型腔内壁一周凹设形成有凹环槽,以减少第二模芯和第一模芯之间的干涉。

11、在所述凹环槽内安装有第四活块,所述第四活块呈半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模芯能够从所述第四活块内侧通过,第四活块抵靠于第二模芯。

12、本技术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外模和各内模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进出水段使用浇铸的方式进行制造,通过在模具的各部分上设置对应的腔体并在组装后形成成型腔室,再通过进料口注入金属液并直至成型,这种方式使用于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形成,简化了制作难度,提升成品品质;外模和各内模部之间的配合不仅方便组装以合成成型腔室,且在进出水段成型后通过各模块的配合,能够简化脱模过程,降低脱模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进出水段模具,用于铸造进出水段,进出水段包括内部中空且底部敞口而顶部封口的主体、位于主体内腔封口侧且顶部敞口的凸圈、设于主体一侧并连通凸圈内腔的进水段以及设于主体另一侧并连通主体内腔的出水段,在主体上开设有一连通主体内腔的放水螺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还包括第一活块,所述第一活块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上沿第一方向朝向左侧模凸设形成有与放水螺孔的内部轮廓一致的凸模,在所述第一型槽上对应于放水螺孔的位置处凹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块安装于其中的第一安装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槽,且各第二安装槽分别沿竖直方向朝向远离右侧模一侧贯通,且各第二安装槽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沿第一方向朝向左侧模一侧贯通,在两第二安装槽处均安装有第二活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相向的一侧面上均正对设置有两导孔,且左侧模和右侧模上的两导孔均呈对角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相向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与主体的封口侧和敞口侧的内部轮廓一致的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在所述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面向第三内模部的一侧上均背向凹设并沿第二方向贯通的避让槽,所述第三内模部穿过避让槽并延伸至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所述第四内模部的一端抵紧于第二成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部包括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的顶部与主体敞口侧内壁和凸圈外壁轮廓相适配以使第一模芯内部形成有一面向第一成型部一侧敞口的第二型腔,所述第二模芯的一端由下至上穿设于第二型腔内,且所述第二模芯穿入第二型腔内的一端与凸圈的内部轮廓相适配以使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之间具有一厚度与凸圈的厚度一致的腔体,所述第三内模部延伸至第一成型部和第二成型部之间的一端抵紧于所述第二模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芯的底部凹设有第三安装槽,在第三安装槽处安装有第三活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型腔的内部上沿周向方向绕第二型腔内壁一周凹设形成有凹环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环槽内安装有第四活块,所述第四活块呈半环形结构,所述第二模芯能够从所述第四活块内侧通过,所述第四活块抵靠于第二模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进出水段模具,用于铸造进出水段,进出水段包括内部中空且底部敞口而顶部封口的主体、位于主体内腔封口侧且顶部敞口的凸圈、设于主体一侧并连通凸圈内腔的进水段以及设于主体另一侧并连通主体内腔的出水段,在主体上开设有一连通主体内腔的放水螺孔,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还包括第一活块,所述第一活块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上沿第一方向朝向左侧模凸设形成有与放水螺孔的内部轮廓一致的凸模,在所述第一型槽上对应于放水螺孔的位置处凹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块安装于其中的第一安装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模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凹设形成有第二安装槽,且各第二安装槽分别沿竖直方向朝向远离右侧模一侧贯通,且各第二安装槽面向左侧模的一侧面沿第一方向朝向左侧模一侧贯通,在两第二安装槽处均安装有第二活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模和右侧模相向的一侧面上均正对设置有两导孔,且左侧模和右侧模上的两导孔均呈对角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进出水段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模部和第二内模部相向的一侧上分别形成有与主体的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少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忠和冶金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