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陆地棉杂交种的育种方法,属于植物育种
,专用于选育中早 熟、高产、抗病、花粉耐高温的陆地棉杂交种的选育。二、
技术介绍
黄萎病是影响我国棉花产量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病面积较大,严重影响本地区 棉花产量。棉花品种的抗黄萎病由于缺少抗源,病原菌致病力分化快,抗源在使用后抗 病性易发生退化。抗性与产量有负相关,抗源的农艺性状往往较差。培育兼有抗黄萎病、 抗枯萎病、早熟、高产等优良性状的棉花品种难度较大。生产上高产品种的抗病性差, 早熟品种的产量低及早衰等是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以不同类型的品种杂交,培育 杂交种是快速获得高产、抗病、早熟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的有效途径。用少量陆地棉品种作为亲本杂交,在分离后代中选择单株,再进行株行鉴定,是棉 花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品种间杂交次数少,基因重组频率低,控制主要农艺 性状的大量优良基因在早代被淘汰,难以选出有突破性的品系。在棉花开花结铃得高峰期,常出现雄蕊败育、花粉活力低、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力 下降,导致花柱中花粉管数量下降,影响受精,幼铃脱落率高,对花粉耐高温的选择尚 缺少标准,但该性状与高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陆地棉杂交种的育种方法,包括: 1)采用多个品种混合授粉杂交和杂种后代连续选择的方法选育母本29-8 以苏棉12号×苏棉9号杂交后代的F↓[5]为母本,F↓[5]性状表现为群体性状整齐一致,没有分离,植株高度105厘米以上, 单株结铃27个以上,单铃重6克以上,衣分44%,籽指9克,枯萎病指8.2,黄萎病指31.3; 取鲁棉研15号母本、春矮早、赣棉11号、泗棉4号、石远321的等量花粉混合,混合花粉与上述母本杂交,收获F↓[1],F↓[1]混收,F↓[2 ]群体中淘汰叶片有病斑或长势差、高度低于100厘米以下的植株,其余植株去雄,用上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地棉杂交种的育种方法,包括1)采用多个品种混合授粉杂交和杂种后代连续选择的方法选育母本29-8以苏棉12号×苏棉9号杂交后代的F5为母本,F5性状表现为群体性状整齐一致,没有分离,植株高度105厘米以上,单株结铃27个以上,单铃重6克以上,衣分44%,籽指9克,枯萎病指8.2,黄萎病指31.3;取鲁棉研15号母本、春矮早、赣棉11号、泗棉4号、石远321的等量花粉混合,混合花粉与上述母本杂交,收获F1,F1混收,F2群体中淘汰叶片有病斑或长势差、高度低于100厘米以下的植株,其余植株去雄,用上述等量混合花粉再进行授粉,收获杂交铃,种植F3群体,从F3开始群体选择单株,F3选择标准单株结铃25个以上、株高100厘米、吐絮畅、单铃重6.5克以上、衣分重量43%以上、籽指11克以上、单株果枝15-16台、果枝节位6-7、长势强、吐絮高峰期叶色正常、叶片中等大小、无枯黄萎病害的植株;下代种成株行,当选株行中F4继续按上述标准选单株;F5种成株行,F5株行中选出皮棉产量超过对照冀668品种15%以上的高产株系,所选高产株系用原位萌发法进行33℃下雌蕊上花粉萌发力测定,选出皮棉产量超过对照冀668品种15%和花粉萌发力超对照冀668品种10%的品系29-8,该品系的生育期125天,株高100cm,果枝15台,果枝节位6.7,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结铃性强,铃卵圆型,单铃重6.5克,衣分44%;2)采用复合杂交、病圃鉴定相结合选育父本203-16品系用苏棉22号×石远321的F4为母本,F4性状表现为群体性状整齐一致,没有分离,植株高度100厘米以上,单株结铃20个以上,单铃重6.8克以上,衣分41%,籽指9.3克,枯萎病指6.2,黄萎病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灿明,曾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