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门弹簧止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79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技术涉及气门弹簧领域,公开了一种气门弹簧止转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左端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减少弹簧座的摩擦力,且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内部开设的轴承槽内,所述轴承上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座下端凹槽内;且底座右端上表面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将气门弹簧复位,且复位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板体上开设有第二滑孔。本技术设计采用在气门弹簧底部进行可转动设计,消除弹簧转动带来的摩擦力,使得气门弹簧上端的应变片保持在不会旋转的状态,同时在气门弹簧下端设置复位机构,使气门弹簧的上端始终保持同一角度位置,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气门弹簧,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门弹簧止转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气门弹簧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气门弹簧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是气门弹簧的主要评价指标。所以需要对气门弹簧进行应力测试来评判这些指标。通常情况下发动机在运转时,气门弹簧会发生转动,在转动的气门弹簧上加装应变片,应变片导线会发生损坏,故无法测试应力。气门弹簧得不到准确的应力数据,对气门弹簧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价带来困难。所以在气门弹簧应力测试中,防止气门弹簧转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研制一种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止转结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2、经检索cn 218717041u一种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止转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汽车发动机上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气门弹簧放置在内壳内,所述内壳外周面开设有两个环形槽,气门弹簧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夹角为180度,且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均穿过对应所述环形槽,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杆和两个固定杆,所述第一杆位于两个限位杆之间。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气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门弹簧止转结构,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左端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减少弹簧座(9)的摩擦力,且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承(11),所述转动轴承(11)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8)内部开设的轴承槽(12)内,所述轴承(11)上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座(10)下端凹槽内;且底座(8)右端上表面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将气门弹簧(2)复位,且复位机构包括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板体上开设有第二滑孔(14),且支撑板(5)内侧固定连接在外壳(1)右下端外表面,以及支撑板(5)外侧固定连接在限位盒(3)内侧壁上,所述旋转座(10)活动安装在底座(8)内,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门弹簧止转结构,包括底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左端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减少弹簧座(9)的摩擦力,且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承(11),所述转动轴承(11)下端固定安装在底座(8)内部开设的轴承槽(12)内,所述轴承(11)上端固定安装在旋转座(10)下端凹槽内;且底座(8)右端上表面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将气门弹簧(2)复位,且复位机构包括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板体上开设有第二滑孔(14),且支撑板(5)内侧固定连接在外壳(1)右下端外表面,以及支撑板(5)外侧固定连接在限位盒(3)内侧壁上,所述旋转座(10)活动安装在底座(8)内,且底座(8)上端凸起与弹簧座(9)内部通孔相对应,并与其进行套接,所述弹簧座(9)上端凸起与气门弹簧(2)内径相对应,并与其进行套接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门弹簧止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1),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飞高玉波于雪彦张伟涛孟珍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鸿昌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