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训练装置,具体为儿童康护上肢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1、儿童上肢康复训练装置是专为上肢功能障碍的儿童设计的训练装置,其能够帮助儿童进行上肢的训练,随着儿童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发展,出现了智能康复训练装置,针对不同障碍程度的患者,可提供被动、助力、主动和抗阻的康复训练,支持全面力学交互,结合专业的情景交互系统,激发患者主动参与,从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耐协调性,提高患者上肢运动控制能力等。
2、目前,现有的智能康复训练装置虽然能够通过人机交互很好的进行儿童上肢的康复训练,提升儿童的训练兴趣,但是装置上的显示屏是不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的,且受到装置体积的限制,显示屏一般都是比较靠近使用者的,而由于儿童的各项机能都处于发育期,这样长时间使用装置,就会对儿童的眼睛造成较大的伤害,可能会造成儿童近视的现象,另外,训练装置在不使用的时候,显示屏缺少保护机构,容易受到外力的打击二发生损坏,进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儿童康护上肢
...【技术保护点】
1.儿童康护上肢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体(1)的一端下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底块(11),所述安装底块(11)上开设有安装配合孔(12),且安装底块(11)上侧的训练机体(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13),所述固定框架(1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承载安装孔(14),所述承载安装孔(14)上侧的固定框架(13)上固定设置有导向配合立杆(15),所述训练机体(1)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侧向凸出板(16),所述侧向凸出板(16)上开设有配合滑动孔(17),且训练机体(1)上安装有活动承载条(2),所述活动承载条(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承载条(2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康护上肢训练装置,包括训练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体(1)的一端下侧固定设置有安装底块(11),所述安装底块(11)上开设有安装配合孔(12),且安装底块(11)上侧的训练机体(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13),所述固定框架(1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承载安装孔(14),所述承载安装孔(14)上侧的固定框架(13)上固定设置有导向配合立杆(15),所述训练机体(1)的上端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侧向凸出板(16),所述侧向凸出板(16)上开设有配合滑动孔(17),且训练机体(1)上安装有活动承载条(2),所述活动承载条(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承载条(21),所述固定承载条(21)上固定安装有显示器(22),且活动承载条(2)的两头对称固定设置有凸出连接板块(23),所述凸出连接板块(23)上固定设置有滑动支撑杆(24),所述滑动支撑杆(24)插接在配合滑动孔(17)中,且滑动支撑杆(24)上远离显示器(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配合固定块(25),所述配合固定块(25)上固定设置有搭接承载杆(26),且配合固定块(25)上还固定设置有凸出承块(27),所述凸出承块(27)上开设有第一连接滑孔(28),所述训练机体(1)上安装有屏幕移动防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康护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移动防护机构包括驱动螺纹柱(3)、配合驱动板条(4)、滑动衔接块(5)、屏幕防护板(6)和锁定卡块(7),所述驱动螺纹柱(3)的下端套接有配合轴承(31),所述配合轴承(31)安装在安装配合孔(12)中,且驱动螺纹柱(3)上螺纹套接有配合驱动板条(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康护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驱动板条(4)上开设有螺纹配合通孔(41),所述螺纹配合通孔(41)与驱动螺纹柱(3)进行螺纹配合,且螺纹配合通孔(41)两侧的配合驱动板条(4)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固定立板(42),所述固定立板(4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插接连板(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康护上肢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驱动板条(4)的两头对称固定设置有侧凸连条(44),所述侧凸连条(44)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出块(45),所述连接凸出块(45)上开设有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鸥,官燮,蔡晓丽,冉耀麟,陈晓红,熊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