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589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包括外立杆、内立杆、挑梁、激光测距仪和斜撑杆,所述外立杆竖直吊装在挑梁外端底部,所述内立杆能拆除的安装锁紧在挑梁上任一安装孔上,所述挑梁内端底部还设置了激光测距仪和电动葫芦,两根所述拉杆与一根内立杆和一根外立杆围设为矩形框架结构,能够拆卸,还方便的进入较小的建筑空间室内,同时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就能够方便的吊挂安装使用,本装置主要布置在历史建筑既有结构上,灵活便捷的锁定安装,又能方便的拆卸,能满足历史建筑修缮加固使用要求,而且还能调整安装间距,能适用不同粗细的建筑梁上的稳定夹持,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


技术介绍

1、历史街区中的历史建筑在修缮或加固过程中,构件的拆卸及安装是经常面临的问题,但由于受保护要求及建筑室内高度,外部空间限制,以及门窗通道的大小等因素限定,导致历史建筑修缮场地,往往不能满足吊车等较大吊装设备的进场条件,目前还主要依靠人工搬运方式抬升及安装。对于一些较重或较大的建筑材料,如大木材和加固型钢构件等,人工搬运费时费力,尤其是需要再较高的建筑梁之间加固横向梁体时,需要人手动将加固的钢梁抬起,然后保持稳定,再将加固钢梁锁定在原有建筑结构上,费时费力,难以保持稳定,施工速度要求高,否则人力无法持续搬动,而且很难使重物保持平衡状态进行安装施工,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和管理要求,亟需对其进行改进。

2、现在需要一种平稳的起重装置,在不破坏历史街区整体结构,也不破坏历史建筑情况下,能够将大型或较重构件在现有建筑结构上进行机械吊装,并且解决历史建筑结构安装加固的问题。

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能够拆卸,装置简易,并且能够不破坏建筑的情况下,还方便的进入较小的建筑空间室内,同时不破坏原有的建筑结构,不需要在历史建筑结构上钻孔锁螺丝,也不需要对墙面和梁体钻孔破坏,就能够方便的吊挂安装使用,本装置主要布置在历史建筑既有结构上,灵活便捷的锁定安装,又能方便的拆卸,可靠性较高,能满足历史建筑修缮加固使用要求,而且还能调整安装间距,能适用不同粗细的建筑梁上的稳定夹持,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包括:

3、外立杆、内立杆、挑梁、激光测距仪和斜撑杆;

4、所述挑梁、外立杆和内立杆都是直杆;

5、所述外立杆竖直吊装在挑梁外端底部,所述挑梁底部竖直开设了多个吊装孔,多个所述吊装孔沿挑梁的内外方向间隔均匀的依次排列成直线;

6、所述斜撑杆为直杆,所述斜撑杆内高外低的倾斜连接在外立杆和挑梁之间,所述斜撑杆的内端与挑梁的内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的外端与外立杆侧面固定连接;

7、所述内立杆能拆除的吊装锁紧在挑梁上任一吊装孔上,所述内立杆设置在挑梁底部;

8、所述内立杆、外立杆和挑梁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9、所述挑梁内端底部还设置了激光测距仪和电动葫芦,所述激光测距仪的检测方向朝向挑梁正下方;

10、所述内立杆和外立杆之间通过一个水平的拉杆锁紧,所述拉杆两端通过螺母能分离的分别与内立杆和外立杆锁紧,所述拉杆有两根,两根所述拉杆与一根内立杆和一根外立杆围设为矩形框架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外立杆为槽钢,所述外立杆上水平的开设了一个锁定孔和一个调节卡槽,所述锁定孔为圆孔,所述调节卡槽为腰型孔,所述锁定孔和调节卡槽都横向穿透外立杆的内外两侧;所述锁定孔处于调节卡槽正上方;

12、所述内立杆与外立杆结构相同,所述外立杆与挑梁焊接固定。

13、进一步地,所述内立杆为槽钢,所述内立杆上端开设了多个斜锁孔,所述斜锁孔水平穿透内立杆的前后两侧;

14、所述斜撑杆上开设了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斜撑杆的轴线上,每个所述定位孔都穿透斜撑杆的前后两侧,任一所述定位孔都通过螺栓与任一斜锁孔能分离的对接锁紧。

15、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的内端焊接固定在挑梁内端,所述斜撑杆的外端焊接固定在外立杆的侧壁上。

16、进一步地,挑梁为水平设置的槽钢,所述挑梁的凹槽开口朝上,建筑左右两侧的所述挑梁之间的凹槽内还水平的架设了横跨杆,两根所述挑梁通过横垮杆能分离的锁紧连接为整体接头。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增加了挑梁和外立杆形成了相互垂直的框架,并且能够形成有效支撑,当外立杆锁紧在建筑梁上时,挑梁能够水平的伸入在建筑内部对加固件进行吊装支撑,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8、2、本装置还增加了内立杆和拉杆,能方便的在建筑梁上锁定,即使不破坏建筑梁,也不需要在建筑梁上钻孔,就能将本装置稳定的锁紧在建筑梁上进行吊装作业,而且本装置拆装方便,同时内立杆可以左右调节,下侧的拉杆能够上下调节,使得本装置能够在大小和宽度不同的建筑梁进行稳定架装;

19、3、本装置还增加了斜撑杆加强了结构强度,使得本装置能够使用更重的加固件的吊装,而且本装置可以在条件允许时,两套一起使用,并通过横跨杆进行连接锁定,使得加固件可以在两个挑梁之间的横垮杆下方进行水平吊装,并且这种左右两组一起组装使用时,还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4,能够检测加固件61的吊装高度,使加固件保持水平状态进行升降,并且精准判断吊装高度是否符合建筑改造需求,使用更加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立杆(1)、内立杆(2)、挑梁(3)、激光测距仪(4)和斜撑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立杆(1)为槽钢,所述外立杆(1)上水平的开设了一个锁定孔(11)和一个调节卡槽(12),所述锁定孔(11)为圆孔,所述调节卡槽(12)为腰型孔,所述锁定孔(11)和调节卡槽(12)都横向穿透外立杆(1)的内外两侧;所述锁定孔(11)处于调节卡槽(1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立杆(2)为槽钢,所述内立杆(2)上端开设了多个斜锁孔(21),所述斜锁孔(21)水平穿透内立杆(2)的前后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5)的内端焊接固定在挑梁(3)内端,所述斜撑杆(5)的外端焊接固定在外立杆(1)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梁(3)为水平设置的槽钢,所述挑梁(3)的凹槽开口朝上,建筑左右两侧的所述挑梁(3)之间的凹槽内还水平的架设了横跨杆(32),两根所述挑梁(3)通过横垮杆(32)能分离的锁紧连接为整体接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立杆(1)、内立杆(2)、挑梁(3)、激光测距仪(4)和斜撑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立杆(1)为槽钢,所述外立杆(1)上水平的开设了一个锁定孔(11)和一个调节卡槽(12),所述锁定孔(11)为圆孔,所述调节卡槽(12)为腰型孔,所述锁定孔(11)和调节卡槽(12)都横向穿透外立杆(1)的内外两侧;所述锁定孔(11)处于调节卡槽(1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历史建筑构件加固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梁峰邬伟进宋育锋阮敏杰李石福严榆龙张凯鄢仁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